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引》公开征求意见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IP属地 中国·北京 中国商报 时间:2025-11-19 12:27:20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合规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引明确平台经营者加强反垄断合规管理的基本原则,细化风险识别的考量因素和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为平台经营者落实落细合规主体责任提供明确、清晰的指引。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指引所称互联网平台,是指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使相互依赖的双边或者多边主体在特定载体提供的规则下交互,以此共同创造价值的商业组织形态。

指引所称反垄断合规管理,是指以防控反垄断合规风险为目的,针对平台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行为和员工履职行为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全流程的管理活动。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从制定目的看,指引以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和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平台经济创新和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指引详细列举互联网平台可能发生的反垄断合规风险,引导平台经营者加强反垄断合规管理,有效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的发生,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不断提升竞争水平和发展质量。

从文件性质看,指引旨在为平台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提供一般性指引,不具有强制力,是加强全链条监管的创新举措,有利于帮助平台经营者精准识别、评估、防范反垄断合规风险,主动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平台做好反垄断合规可以大幅降低平台经营者的不确定性成本。

反垄断合规全链条指引

指引包括总则、风险识别、风险管理、合规保障机制、附则五章,共38条。

风险识别一章重点规定了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4类垄断风险,明确平台经营者识别垄断风险的考虑因素,并结合实际对关注度较高的新型垄断风险作出提示。

指引的起草说明中提出,指引结合国内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实践,借鉴域外相关经验做法,根据平台经济行业特点、经营模式、竞争规律等,提出平台间算法共谋、组织帮助平台内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平台不公平高价、平台低于成本销售、封禁屏蔽、“二选一”行为、“全网最低价”、平台差别待遇8个场景中的新型垄断风险,为平台经营者加强反垄断合规管理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指导建议。

风险管理一章明确了风险评估、风险提醒的重点内容,推动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风险防控,对平台规则审查、算法筛查、配合调查、合规整改、合规激励作出规定。

合规保障机制一章则对合规管理机构、合规汇报、合规培训、合规考核、合规监督、合规管理信息化作出规定,明确相关人员和部门的职能。

在帮助平台经营者健全反垄断合规保障机制方面,指引明确,反垄断合规管理机构负责统筹、组织和推进反垄断合规管理工作。平台经营者可以专设反垄断合规管理机构,也可以由有关部门承担相应职责,指引鼓励平台经营者为其独立履职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反垄断合规管理有效实施。平台经营者总部可以要求分公司、控股子公司等配合反垄断合规管理工作。

以合规促创新共赢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指引强调“宽严相济”的监管思路,致力于厚植公平竞争文化,引导平台经营者用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改变“圈地”竞争思路,走出排除、限制竞争有利于“幸存者”更好发展的误区,并呼吁各领域平台经营者建立起“共同体”思维,通过合作开放推动竞争升级、企业转型和互利共赢。

指引有针对性地对多类新型垄断风险作出提示,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平台经营者公平竞争发展信心,有能力、有动力摆脱低水平同质竞争的桎梏,释放更多开展前瞻性研发的潜能,推动平台企业将力量向优质创新倾斜,布局更多新兴产业,将力量进一步集中到积极服务民生福祉、深度参与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中,更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

该负责人还表示,在当下动态性较强的市场环境中,合规经营已成为企业赢得各方认可的关键“通行证”。消费者愈发理性,为优质平台的商品和服务买单的意愿愈强;从业人员重视权益保障,平台合规口碑直接影响岗位吸引力;合作商、投资者倾向于与合规企业携手,降低不确定性引起的商业风险。同时,符合国际反垄断标准的合规企业能更顺利地进入海外市场、拓展国际版图。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