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毛毯企业换AI老板,真爱美家能否靠探迹科技破局?

IP属地 中国·北京 览富财经网 时间:2025-11-19 18:12:28

真爱美家(003041.SZ)近日的股价有“妖气”。

行情显示,11月12日至11月18日,真爱美家股价录得5个涨停,区间涨幅达61.03%;11月19日开盘再度涨停,但随即下跌并经历一段时间的高位震荡后再度涨停,报54.59元/股。

前几日,真爱美家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真爱集团与AI系资本广州探迹远擎科技合伙企业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以27.74元/股转让29.99%股份,交易完成后探迹远擎将取得公司控制权。

此举似乎为真爱美家这个传统制造企业插上了“AI的翅膀”,带动股价一起飞涨。然而,公司的实际情况却未必如市场反应得这般好。



业绩波折不断不达预期

真爱美家成立于2010年,于2021年上市,是国内规模领先的毛毯生产公司。核心产品涵盖毛毯、地毯以及套件、被芯等床上用品,同时也对外销售少量毛巾、家居服等纺织品。

从业绩上来看,真爱美家上市当年即“变脸”。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9.33亿元,同比增长4.67%;实现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11.63%。

接下来的2022年公司业绩有所回暖,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真爱美家实现营收9.79亿元,同比增长4.88%;实现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44.14%。

但好景不长,业绩的涨势仅仅维持了一年,2023年、2024年真爱美家净利润再度下跌,尤其是2024年,净利润跌出1亿规模,仅有7580万元。



2025年,真爱美家迎来了业绩的暴增,其净利润来到上市之后,乃至成立以来的最高点。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就已实现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10.28%。

看似业绩拐点,但通过对每个季度的财务分析可以发现,公司业绩增长并非依赖主营业务的提升。今年一季度,真爱美家实现净利润2.08亿元,也就是说,在前三季度2.30亿元的净利润中,有超90%集中于一季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主要归功于公司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真爱毯业原徐村厂区土地、建筑及附属物征收补偿收益1.9亿元,直接增厚利润。

可以认为,真爱美家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暴增背后,隐藏着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的隐忧,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并未得到实质性提升。这其实是“虚胖”,进入二季度后,公司甚至出现了亏损,三季度净利润增长也可忽略不计,进一步印证了主营业务增长乏力的现状。

传统企业优势不

通过对真爱美家业绩的梳理可以发现,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公司的优势在科技与AI“横行”的市场环境中,已经不复存在。

从业务层面来看,毛毯制造业务占据了公司约90%的营收比例,是绝对的主营业务。其次是地毯业务,占营收比也仅有5%左右,床上用品等业务占比则更少。与此同时,真爱美家近九成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凭借“世界超市”浙江义乌的地理优势,产品远销中东、北非和南非等地。



两相叠加引发了外界关于真爱美家过度依赖单一产品和海外市场的风险质疑,地缘政治和成本竞争的压力都不容小视。

据了解,真爱美家所处的毛毯细分行业,是家纺行业中竞争格局分散、内外竞争交织的赛道。

在细分赛道竞争中,真爱美家与临沂新光毛毯有限公司形成直接对抗,后者作为国内最大的毛毯代加工厂家,产能强劲且远销多国;此外,江阴市英凰家纺等企业凭借重合的业务模式和进出口渠道,在区域市场和外贸订单上也形成分流。而大量中小规模企业则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靠低价策略抢占下沉市场和小额订单。

真爱美家近90%的收入来自中东、北非等海外市场,该区域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波动直接影响其经营。例如,2024年中东战争冲突就导致海运费暴涨、海运周期变长,压缩公司利润空间。同时,部分国家为保护本土产业设置贸易壁垒,而全球毛毯主要消费市场分散,美国、欧洲等地区的进口标准和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也增加了真爱美家进入这些市场的成本。

成本的增加直接挤压真爱美家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真爱美家以ODM模式为主且依赖直接销售渠道,2024年直接销售占比达 98.89%。这种模式下,利润空间受合作方定价限制,难以实现高附加值突破。



这直接导致公司毛利率始终处于低位。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营的毛毯业务毛利率仅有18.66%,地毯业务毛利率相对较高但占比太少无法对公司业绩形成支撑。相比来看,罗莱生活、水星家纺等家纺巨头虽以被芯、套件等为核心,但均覆盖毛毯品类,它们凭借更强的品牌影响力、更完善的全渠道布局和规模效应形成降维打击。2025年上半年,罗莱生活毛利率达47.91%,富安娜更是高达53.53%,远超真爱美家。

面对如此情形,在2025年5月的真家集团30周年庆典上,董事长郑期中表示,集团要实现由传统制造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先导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蝶变。

赋能效果待察

前脚喊出改革口号,后脚郑期中就让出了公司的控制权,有人说他是审时度势,也有人认为其存在“甩锅”行为。但无论如何,此次实控权的转让,令真爱美家与AI联系了起来,这家“旧”企业开始有了一些“新”色彩。

据了解,此次控制权的核心收购方是广州探迹远擎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为收购真爱美家专门设立的主体,其背后依托AI独角兽企业探迹科技。探迹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首批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智能销售领域的企业,公司定位为专注于企业增长的人工智能服务商。

对于入主后的打算,真爱美家公告显示,探迹远擎支持上市公司现有业务稳定发展。截至目前,探迹远擎并无未来12个月内改变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或者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作出重大调整的计划。也就是说,未来短时间内,真爱美家的主营业务仍为毛毯业务。

在主营业务不变,销售模式不变,行业地位不变的情形下,资本市场对公司看好的核心逻辑是真爱美家顺应了“AI+实体”融合的大趋势。

目前,真爱美家已具备产业智能化意识,其产线中已导入AI视觉检测替代人工巡检,该模式具备全纺织链路复制的潜力。而探迹科技,拥有数据云底座,能提供覆盖多场景的AI解决方案。

在真爱美家的理想中,收购完成后,探迹远擎可在公司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销售全链路赋能,比如,生产端优化流程进一步降低次品率。但现实中,探迹远擎真的能帮助真爱美家实现业绩的增长与行业地位的提升吗?

从营收规模来看,真爱美家2024年营收仅8.79亿元,而家纺头部企业罗莱生活、水星家纺同期营收分别达45.59亿元、41.93亿元,营收规模差距超4倍。尽管探迹赋能能提升真爱美家的效率,但营收、渠道、品牌等方面的差距需要长期积累,短期内难以实现提升。

此外,东南亚等地的低成本产能仍在分流中低端订单。即便探迹助力真爱美家提升效率,行业内其他企业也可能加速引入AI技术跟进竞争,例如,水星家纺无论在产品研发还是客户服务方面均早早引入AI。届时,真爱美家的增长可能被行业整体竞争稀释,难以通过单一技术赋能形成绝对优势实现反超。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探迹的技术看似契合真爱美家需求,但传统制造业与AI技术融合往往存在适配问题。比如,海外不同市场的客户沟通习惯、贸易规则差异,可能导致智能营销效果不及预期;真爱美家的销售团队对 AI 工具的接受度、操作能力,也会影响技术落地效率。若技术赋能进度缓慢,或未能精准匹配毛毯行业的特殊需求,不仅难以反超头部企业,甚至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增长目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