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俞敏洪全员信惹怒打工人?最新回应

IP属地 中国·北京 金融八卦女 时间:2025-11-19 18:12:39

有新东方教育版块员工透露,纪念日当天仍在上完课后连夜加班做续费方案,看到信中对南极风光的描述“只觉得讽刺”。还有一些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无法共情”。

编辑丨墨墨

综合自丨天天在线新财经、、

界面新闻、新京报评论、红星资本局等

“老板看真企鹅,员工当工位牛马”

最近,俞敏洪坐着最高入住价148万的南极游轮,在2025年值新东方32周年庆之际,写了一封南极来信。

俞老板的这封信开篇就对“浩瀚的洁白、翡翠般的冰山”等南极自然景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极端环境中的南极企鹅让他想到新东方人一路走来面对风雨时的团结与希望,当地“几乎24小时充满阳光”的环境更是让他明白了“坚守的意义”。

这封992字的信里,17次提及“我”,5次描绘南极,这封本应激励员工的团结信变成了老板的个人“南极游记”,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疑似新东方人的负面反馈。



有新东方教育版块员工透露,纪念日当天仍在上完课后连夜加班做续费方案,看到信中对南极风光的描述“只觉得讽刺”。还有一些员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无法共情”。

俞敏洪自己也没料到,他只是写了一封全员信,却掀起一场舆情风波。

新东方员工吐槽俞敏洪内部信 等话题更是登上微博热搜。

1./ “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新东方员工怒了!/

“老板在南极看企鹅,你在工位改PPT”“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这是不少网友看到全员信后的第一反应。

俞老板的这封信开篇就对“浩瀚的洁白、翡翠般的冰山”等南极自然景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极端环境中的南极企鹅让他想到新东方人一路走来面对风雨时的团结与希望,当地“几乎24小时充满阳光”的环境更是让他明白了“坚守的意义”。

然而这封饱含“南极感悟”的内部信却没有获得员工的共情。因为外在环境的变化,让老板与“打工人”之间的张力一下子变得敏感和紧张起来。

信中提到的17次“我”和5次“南极”,让这封本应激励员工的团结信变成了老板的个人“南极游记”,信中南极风光的描述“只让人觉得讽刺”。

更让人心寒的是老板和员工的极大反差,老板在“24小时阳光”下感悟人生背后却是员工随时随地“24小时超长待机”,来自南极的“冰鸡汤”狠狠的熄灭了打工人的奋斗热情和动力,而是逐渐朝着“翻车”的方向而去。

据红星新闻,疑有员工发文调侃与吐槽,称“今夜,所有xdfer(新东方人)都是南极人”,暗指老板的“远方”与员工的“现场”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的“打工人”心态变了,他们不再只需要“鸡汤”,而是更务实了。老板不仅需要“三观正”,更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体恤与关怀。

有网友认为:“作为老板,少点鸡汤,多点实际行动,给员工加薪才是最好的激励。”

2./ “内部信”风波后,俞敏洪首次回应南极游/

这场争议还没平息,俞敏洪在社交平台的动态又添了一把火。11月18日,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游视频。他本人还在评论区说:前几天一直没有什么信号,这个视频是四天前做的。





视频中,俞敏洪分享了自己穿越德雷克海峡、在南极威德尔海坐冲锋舟、乘坐夏古号邮轮在冰上航行等旅行视频。

有意思的是,俞敏洪似乎没意识到争议的核心,他反复强调“南极之行让我更懂坚守的意义”,却没提一句员工的加班困境。

俞敏洪乘坐的是“一艘在冰上轻松航行的船——夏古号”。据极目新闻,一家旅行社客服表示,俞敏洪乘坐的这艘邮轮是从巴黎出发的,20天旅程,一人需要约30万元。该邮轮是隔年回一次南极,如需乘坐要等两年,最快需要等到2027年。

此外,俞敏洪乘坐的“夏古号”邮轮在某旅行平台显示,29天28晚“霍巴特-南极洲-凯尔盖朗群岛-开普敦”的邮轮航线,目前仅有豪爵套房一种房型,一人入住的价格约为148万元。18日下午,俞敏洪在抖音账号再次发布一条视频,视频依然是其南极之旅的画面,不过其在画面中配文写道:

“这次应奚老师邀请来南极,在深刻感受大自然壮美的同时,也一起探讨了未来中国孩子自然教育的前景,新东方将会成立专门的青少年探索中心,带领孩子们探索大自然,用科学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大自然,爱上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专门针对青少年的南极考察之旅,也有望在明年冬天开启。”

今日上午,俞敏洪又在抖音账号先后发布了一条“南极游”风景视频,以及一条内文为“奚志农老师给国际游客讲述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故事”的视频。



这是“内部信”风波后,俞敏洪首次回应南极游。

3./ “左膀右臂”先后离开,处于转型关键期/

公开信息显示,新东方创立于1993年。同年11月,俞敏洪在于北京中关村二小的破旧房子里注册成立北京新东方学校,正式开启创业征程。

2001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挂牌成立,2006年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海外上市教育机构,随后开启全国扩张与多元化发展,业务覆盖留学咨询、学前教育、在线教育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新东方仍处于转型关键期,面临着现实经营压力。

新东方10月份发布的2026财年一季度未经审核财报显示,其净营收为15.23亿美元,同比增长6.1%。增长主要得益于教育新业务带动,其中教育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5.3%。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为2.41亿美元,同比下降1.9%。

新东方艰难的转型之路里,东方甄选成为备受瞩目的那一个。但对这个曾经的行业巨头来说,教育业务始终才是业绩的压舱石。

2023年3月,“新东方在线”更名为“东方甄选”。孙东旭继续担任东方甄选执行董事、CEO。

2025 财年财报数据揭示了东方甄选的经营情况。营收同比下降 32.7% 至 43.92 亿元,持续经营业务净溢利大幅下滑 97.5%,GMV 从 143 亿元降至 87 亿元,降幅达 39.2%。即便剔除出售 “与辉同行” 的影响,整体营收仍未恢复增长态势。

本月初,俞敏洪在社交平台发文,确认东方甄选前CEO孙东旭已离职。孙东旭正式结束了与新东方18年的缘分。

至此,在失去董宇辉之后,新东方也没有留住“东方小孙”。

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始终是以积极、励志、充满激情的企业家形象存在于公共舆论场中的。

这场风波本质上是一场“认知错位”。

俞敏洪沉浸在“拯救新东方”的英雄叙事里,用企鹅精神诠释企业情怀,而员工更关心“这个月能拿多少工资,今晚能不能准时下班”。

就像新京报评论的:

员工的意难平甚至愤怒,完全可以理解:大家都是为企业拼命,你在南极游山玩水,我在公司加班到深夜;你在游艇上享受世界,我回到家冰箱空空如也,这样的不公平感、被剥夺感,实在无法让“打工人”共情。

32岁的新东方,曾创造过转型奇迹,这份坚韧值得尊重。但企业要走得更远,不能只靠创始人的独角戏,更要靠基层员工的坚守。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