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2025全球计算大会(CGC2025)近日在深圳闭幕。这场汇聚超千位全球计算领域精英的盛会,通过七大专题论坛,聚焦AI算力等核心领域痛点,为产业升级和生态共建献计献策。
本次大会亮点纷呈,七大论坛覆盖了AI产业的多个关键环节,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协同,全方位展现了产业发展的最新动向。
![]()
前沿技术如何落地?机器人现场互动成焦点
在智能计算论坛上,专家们围绕AI科研创新、金融“双脑协同”实践等议题展开探讨,华为、中国电信等企业分享了HiF8低精度浮点数据格式、异构算力协同方案等前沿技术,为智算产业价值跃升提供支撑。
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是具身智能论坛。论坛致力于探索机器“感知-决策-执行”的融合之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海斌现场致辞。最引人注目的是,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也来到现场,与参会嘉宾亲密互动,成为全场焦点。
![]()
算力瓶颈如何突破?液冷与机密计算给出方案
面对高密度算力带来的能耗与安全挑战,大会也给出了答案。液冷创新论坛聚焦“双零”目标,为先行通过测试的厂家和产品颁证,并分享了高密液冷多算力兼容平台等实践方案,为AI算力基础设施高效部署破解瓶颈。
机密计算论坛则从政策标准、金融应用、AI大模型安全等多个维度,呈现了前沿成果。来自抖音、工商银行等企业的专家分享了分布式机密计算应用、大模型安全保护等实践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可信数据处理的参考路径。
云端如何协同?全域调度与低精度计算成新方向
在云端协同创新方面,CloudDevice论坛展现了云终端与AI Agent协同的新生态,华为云CloudDevice与多行业案例彰显了云智协同对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
![]()
AI云操作系统论坛则聚焦全域算力调度,天翼云、超聚变、腾讯云等企业分享了开源生态搭建、算力调度优化等技术实践,助力AI算力高效释放。
作为大会收官环节,低精度AI计算研讨论坛集结了芯片、模型、系统等领域的约40名专家,围绕芯片能力如何匹配大模型发展等议题展开热议,并宣布启动《HiF8团体标准》及《低精度AI计算产业白皮书》的编写工作,为低精度浮点数据格式的商用搭建了首个产学研用交流平台。
![]()
据悉,本次大会不仅展示了多项标准与技术成果,更凝聚了全球计算产业的开放协同共识。主办方全球计算联盟(GCC)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为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豪 通讯员 黄丽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