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时代财经 作者:郭美婷
美股AI泡沫恐慌情绪蔓延之际,“AI芯片巨头”英伟达(NVDA.O)交出了超预期的财务“成绩单”。
![]()
图源:英伟达公众号
美东时间11月19日周三美股盘后,英伟达公布了2026财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英伟达第三财季营收为570.1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549.2亿美元,环比增长22%,同比增长62%。净利润为319.1亿美元,同比大涨65%,经调整后的每股收益为1.30 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25美元。毛利率73.4%,同比稍有下跌1.2个百分点。
![]()
图源:截图自英伟达财报
英伟达美东时间11月19日收盘时涨近3%,截至发稿,其股价盘后已涨超5%。
从具体业务来看,数据中心业务贡献了三季度近九成的收入,创单季最高纪录,营收额为512亿美元,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66%。
除数据中心以外,英伟达在第三季度的游戏收入为43亿美元,环比下降1%,同比增长30%;专业可视化收入为7.6亿美元,环比增长26%,同比增长56%;汽车收入为5.92亿美元,比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32%。
针对2026财年第四季度,英伟达预计其收入为650亿美元,上下浮动2%;公认会计原则和非公认会计原则毛利率预计分别为74.8%和75.0%,上下浮动50个基点。
近期,美股市场“AI泡沫”担忧加剧,不少美国科技股持续遭到猛烈抛售。英伟达也在其列。软银、对冲基金桥水、“硅谷风投教父”彼得·蒂尔(Peter Thiel)等均也大幅抛售了英伟达。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英伟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回应称,“关于人工智能泡沫的讨论很多。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的情况完全不同。”
黄仁勋表示,世界正同时经历三大平台转型:首先,是从CPU通用计算转向GPU加速计算;其次,人工智能也已达到临界点,正在改变现有应用程序,同时催生全新的应用程序;如今,智能体人工智能系统的新兴浪潮正在兴起,它们能够推理、规划和使用工具。
黄仁勋认为,在后摩尔定律时代,转向加速计算已成为基础且必要的选择;迈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则是一场具有变革意义的升级,能够为现有应用和商业模式注入强大动能;而未来向智能体AI和具身智能(或“物理人工智能”)的演进,更将带来革命性突破,催生全新的应用、企业、产品与服务。
“因此,在考虑基础设施投资时,需考虑这三大基本动态,它们都将在未来几年推动基础设施增长。”黄仁勋说。
英伟达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则表示,目前预计从今年年初到2026年12月,Blackwell和Rubin平台的收入将达到5000亿美元。
“我们相信英伟达公司将成为截至本十年末,每年3万亿至4万亿美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首选合作伙伴。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需求持续超出我们的预期。”克雷斯称,云服务已售罄,英伟达包括Blackwell、Hopper和Ampere等新旧产品系列在内的GPU装机容量,均已完全利用。
Rubin平台按计划将于2026年量产。这是英伟达第三代机架式系统,在保持与Grace Blackwell兼容性的同时,大幅优化了可制造性。Vera Rubin平台由七块芯片提供支持,将再次实现数倍于Blackwell的性能提升。
不过,针对中国市场,克雷斯表示,受地缘政治问题和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影响,该季度大额采购订单未能兑现。同时,英伟达在第四季度展望中,也未计入来自中国的数据中心计算业务收入。
“尽管目前的状况使我们无法向中国市场运送更具竞争力的数据中心计算产品,这让我们感到失望,但我们仍致力于继续与美国和中国政府沟通,并将继续倡导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克雷斯说,为了在人工智能计算领域建立可持续的领导地位,英伟达必须赢得每位开发者的支持,并成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所有商业企业的首选平台。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