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猛砸150亿,固态电池巨头,惊天布局!

IP属地 中国·北京 飞鲸投研 时间:2025-11-20 20:17:15



涨价,只是开胃菜!

11月中旬,六氟磷酸锂的均价已突破14.4万元/吨,较7月谷底的4.9万元/吨猛涨194%,堪称火箭式反弹。

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这波涨价红利第一时间砸向了头部厂商多氟多。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飙至0.78亿元,同比激增408%,一举扭亏为盈。



不过,当大家的目光都被六氟磷酸锂报价勾住时,很少有人留意到,一场关乎企业未来十年命运的战略转型,早已在多氟多内部悄然落子。

如果说六氟磷酸锂涨价是意料之外的“开胃菜”,那藏在背后的转型大棋,才是决定其长远发展的“硬菜”。

不禁要问,这盘棋,多氟多究竟是怎么下的?又藏着怎样的野心?

周期觉醒,转型有方向

多氟多的转型决心,从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行业周期的深刻教训。

2022-2024年,六氟磷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的高点直落至5.4万元/吨,两年间缩水近九成。



即便身为行业龙头,多氟多也未能独善其身,2024年遭遇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单一业务的周期依赖性暴露无遗。

这也让多氟多清醒地意识到,靠六氟磷酸锂吃老本,迟早会被周期吞噬。于是公司瞄准新能源产业链核心,向动力电池领域突破。

这份跨界也并非一时冲动,二十余年深耕氟化工的积淀,早已为其铺好了路。

早在2009年,多氟多便打破国外垄断,成功攻克六氟磷酸锂制备技术。凭借持续的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截至2024年底,公司6.5万吨/年的六氟磷酸锂产能已稳居国内第二。



现成的氟化物制备经验、稳定的原料供应链,让公司进军动力电池时不用从零起步,降低了试错成本。

火力全开,转型有成效

明确转型方向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巨头林立的市场中找到生存空间?

答案藏在一次果断的战略掉头里。

此前多氟多曾在三元软包和方形电池领域广泛布局,但随着软包电池市场份额萎缩,原有技术路线逐渐偏离市场主流。

眼看投入打水漂,管理层痛定思痛,2024年果断按下“重启键”,对原有软包电池产线全面技改,全力转向大圆柱电池。

更聪明的是,多氟多的市场定位避开了头部企业主攻的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转而瞄准续航300公里左右的新能源汽车、家用储能和轻型车市场,通过差异化策略开辟出自己的天地。



方向选对了,市场反馈立竿见影。

多氟多总经理在2025年3月接受采访时表示:“2024年公司大圆柱电池订单整体供不应求。尤其在下半年,产能利用率饱满,各型号大圆柱在市场上受欢迎。”

这份热度在2025年持续升温,上半年公司新能源电池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5.4%至10.95亿元,营收占比跃升至25.3%,成为与氟化工并驾齐驱的增长引擎。



并且,随着规模效应释放与产品结构优化,电池业务毛利率从2024年的2.0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74%,这也侧面证明了其技术路线调整并非昙花一现。

到了2025年下半年,多氟多的电池业务更是进入火力全开模式。

8月,公司王牌产品“氟芯”大圆柱电池单月出货量突破1000万只,对应装机规模高达1GW,预计2025年总出货量达到10GWh,2026年更是剑指30GWh。

为匹配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多氟多还在10月宣布签约总投资150亿元的氟芯电池全产业链项目,预计达产后将新增100GWh大圆柱电池产能,产值有望达到300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2025年底特斯拉4680电池产能才预计超70GWh,国内多数头部企业的规划也集中在30-50GWh区间,多氟多仅凭这一项目就有望跻身全球大圆柱电池产能第一梯队。

棋局未定,转型有野心

如果说大圆柱电池是多氟多转型的当前主力,那它真正的野心,是构建以六氟磷酸锂技术为核心,覆盖“氟锂硅硼+固态电池”的多元产业生态。

在核心产业布局上,多氟多的多元化矩阵已清晰明了,覆盖氟、锂、硅、硼等多种材料的研发、制造到下游应用等全产业链领域。

就比如,在锂领域,除六氟磷酸锂外,公司还布局了电池级氟化锂等上游材料,保障供应链安全;在硼领域,其借助硼同位素材料拓展核电应用场景,已获得中广核的订单。



这些看似分散的布局,实则都围绕新能源核心需求展开,形成相互支撑的产业网络。

在下一代电池技术的角逐中,多氟多更是提前卡位。

早在2017年,公司就启动固态电池材料研发,聚焦聚合物/凝胶固态电池体系,成功开发出新型含氟高分子聚合物电解质,如今现有产线已具备生产装车能力。

按照规划,公司2027年将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2029年启动量产,精准卡位2030年全固态电池规模商用的行业节点。

至此,多氟多一副“氟资源→氢氟酸→氟化锂→六氟磷酸锂→锂电池”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已浮出水面。

结语

六氟磷酸锂的涨价潮终会退去,但多氟多的转型之路已不可逆转。

从氟化工龙头到新能源电池核心玩家,公司用一场刮骨疗毒的转型,完成了从“周期追随者”到“价值创造者”的蜕变。

当下这波涨价带来的盈利增长,不过是转型路上的开胃菜,当完整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充分释放,多氟多在新能源领域的真正价值,或将彻底显现。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