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A股大跌2%失守3900点,科技股牛市结束了吗?

IP属地 中国·北京 郭施亮 时间:2025-11-21 14:13:51




英伟达发布了超预期的财报数据,资本市场却并不买账。从高开5%到收盘下跌超过3%,英伟达全天振幅超过了8%。

作为一家拥有4.4万亿美元市值的巨无霸公司,英伟达占美股市场的权重很高。在英伟达剧烈波动的背后,美股市场也上演了高开低走的行情,纳斯达克从上涨2.58%到下跌2.15%,全天震荡幅度也达到了5%左右。

在英伟达大跌的影响下,与AI、科技有关的上市公司或多或少受到了冲击影响。其中,包括三星电子、SK海力士、寒武纪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行情。作为全球AI总龙头的英伟达,对整个科技股行情的影响不可小觑。

截至11月21日午盘,沪深北市场全线大跌,沪市跌幅一度超过2%,并失守3900点的关口。其中,从板块跌幅榜分析,基本上是前期活跃的热门板块,包括锂矿、储能、电网设备、半导体等,成为了市场主要的下跌对象。

英伟达触顶下跌,全球科技股普遍下跌,是否意味着这一轮科技牛市已经结束了?

从24年9月下旬启动的A股牛市,可以分为两段行情。

第一段牛市从24年9月下旬开始,10月上旬结束,不到半个月时间,A股完成近千点的涨幅。在市场大幅上涨的背后,市场呈现出普涨的局面,不少股票借助这一轮牛市迅速摆脱价格底部。

第二轮牛市从25年4月初开始启动,从4月的3040点涨至11月最高的4034点,同样完成了近千点的涨幅。然而,与第一段牛市相比,第二段牛市是由科技股作为主导,科技股形成了强大的赚钱效应,却对其他股票与行业板块形成了资金的分流影响。

科技股牛市是否已经结束?主要观察三个指标。

第一个指标,全球科技股是否形成共振下跌的走势。

回顾A股第二段牛市上涨行情,先由美股科技巨头领涨,之后科技股上涨效应开始延伸至港股和A股市场,形成了共振上涨的行情。同理,若美股科技股开始形成持续下跌的趋势,那么市场可能会把这一种下跌风险延伸至港股、A股,形成共振下跌的走势。

第二个指标,观察大资金的持续流向。

资金环境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科技股的上涨高度。当大资金形成了持续性的净流入迹象,而且日均成交额处于历史高峰水平,那么科技股牛市仍然存在明显的资金承接力。然而,当科技股的日均成交额显著下滑,而且出现连续大资金净流出的局面,那么可能会是科技股步入中期调整行情的重要信号。

第三个指标,大股东、产业资本以及大基金开始密集减持,需警惕科技股牛市步入尾声。

大股东和产业资本的增减持行为,具有一定的风向标影响。当大股东和产业资本开始进行密集减持时,需要警惕股价或迎来阶段性拐点。相比起普通投资者,大股东和产业资本对整个行业和公司的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投资嗅觉,如果它们也认为公司的估值偏高,那么可能意味着上市公司股价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迎来重要的价格拐点。

英伟达触顶回落,出现了阶段性顶部信号,这个顶部是否成立,将会影响着全球AI股票、全球科技股的走向。以英伟达、苹果、特斯拉为代表的科技巨头,若形成了持续性的下跌走势,那么需警惕A股乃至港股科技股的阶段性触顶。

在科技股牛市持续上演的背后,一批低估值、高股息的白马股、蓝筹股股价却明显跑输同期市场指数的表现。部分A股科技龙头股的估值已经涨到了6124点,但一批白马股、蓝筹股的估值仍然处于3000点附近。换一种角度思考,当科技股牛市开始熄火,资金可能又会流向白马股、蓝筹股进行避险,整个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也许,涨幅巨大的科技股需要稍微休息一下了。影响科技股未来上涨高度的关键因素,需要观察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的业绩增速表现。只要业绩增速依然跑赢估值提升速度,那么明年科技股行情仍然存在机会。在科技股牛市阶段性熄火的同时,市场资金的避险需求将会显著提升,对前期明显滞涨的绩优股,可能会带来间接性的利好影响。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