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指数的繁荣,才是股市的繁荣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刘敏 阑夕 时间:2025-11-22 12:57:02
相信榜样的力量 。

文 | 阑夕

刚刚结束不久的AI炒股比赛,我愿称之为年度最佳的一次整活。

结果我们都看到了,全球六大顶级模型,来自中国的Qwen和DeepSeek分别夺得收益率的前两名,而海外模型全面翻车,没有一家的收益率为正值。

注:数据截至2025-11-07,数据来源Wind

实战往往比理论更具说服力:

自发布以来,截至今年11月7日,中证A500指数累计上涨55.57%,相比沪深300,回报率要高出4.5%左右,相关ETF累计资金也流入了超过2000亿人民币,像是A500ETF易方达(159361)指数直通车等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

无论如何,指数基金的繁荣,看起来是投资者选择集体躺平的征兆,但它恰好说明了这个市场学会了站着走路。

在不成熟的市场里,所有人都想「战胜市场」:散户沉迷于追热点、听消息,机构偏执于挖掘十倍股、预测拐点,本质上都是对定价机制的不信任。

某种意义上,看好指数背后的集体智慧,相当于认同市场的有效性,或者说得更直白点,是市场的诚实,如果市场充满错误定价、内幕交易、股价操纵,指数就是一潭浑水,也不会有人愿意被动投资。

换句话说,这是对于A股发展趋势的定性判断。

一个成熟的股市,不需要每个参与者都成为股神,但需要大多数参与者理性的承认自己的普通,中证A500的成功,正是基于市场对效率的尊重、对成本的敏感、对长期的信仰。

很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专业才能青史留名的经济学家,其实在买股票上的眼光都不太行,比如「宏观经济学之父」约翰凯恩斯、奠定现代金融学的欧文费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麦伦休斯都曾因炒股而破产,生动说明了知识的有限和市场的无限,「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反倒是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保罗萨缪尔森,对「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推崇备至,并知行合一的靠买指数过完了富足的一生,他对媒体是这么说的:

「巴菲特不可能告诉你如何成为沃伦巴菲特。而博格尔对他的投资原则的详尽描述,使我和上百万的投资者在20年后将令我们的邻居羡慕不已⋯⋯而与此同时,我们在这充满着变数的20年中又能高枕无忧。」

连诺奖得主都承认,复制成功者的策略,比试图挑中成功者更现实。这倒是和巴菲特最后说的那句话很像,相信榜样的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证A500等指数的繁荣,既是股市成熟的「果」,更是股市持续走向成熟的「因」唯有让指数基金的生态持续壮大,A股才能真正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本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