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约车司机向我们反映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机场的大单似乎都被那些使用了“黑科技”的司机抢走了。这些所谓的“黑科技”,其实就是能够“甩定位”的外挂软件。记者随即前往机场进行了一番暗访调查。
![]()
机场单都是“科技与狠活”?
记者假装成一位苦等接单无果的网约车司机,来到了机场附近的网约车停车场。
![]()
刚一停下,就有司机上来“热心”推荐:“没有科技尽量不要来!”原来,这里所说的“科技”,正是指那些能够改变手机定位的外挂软件。“为什么?因为平台给你派的都是短单,你进来还是短单,永远都是短单。”一位专跑机场的司机透露,“我们都会装点东西,只是甩定位,甩定位很正常,大家都这么干。”
“甩定位”外挂,如何操作?
所谓“甩定位”,其实就是通过软件改变手机的定位位置。
![]()
一位司机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秘密武器”——一款名为“模拟定位助手”的软件。他演示道:“比如我现在定的是P1,打开享道(网约车平台),热力图上的位置马上就变了,定位就跑到了P1。”
根据规定,网约车必须进入机场特地区域才能排队接单。但有了“甩定位”外挂,司机们就能提前排队,快速接单,甚至在外吃饭、充电时也能“远程”排队,“说白了,人在外面充电,位置甩在里面,等吃完饭充完电,已经在里面排一两小时了。”
![]()
外挂软件,不仅抢单还“坑”乘客
这些司机不仅用外挂作弊抢单,还会用其来取消自己看不上的小单。“假如不想去,就过个几分钟,把位置甩过去,然后跟乘客扯皮,扯着扯着他就取消了。”“他不取消,我就直接把定位甩过去,因为你已到达,等待五分钟,你就无责取消了。”
有市民表示,自己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手机定位显示网约车就在单位门口,但实际等了十分钟也没在那条路上看到车,打电话给司机也被拒接。
外挂风险大,但仍有人铤而走险
虽然使用“甩定位”外挂一旦被发现,会被平台判定为作弊并封号——“第一次封7天,第二次封15天,第三次永久封号,”但仍有一些司机愿意冒险。
他们甚至愿意多花一两千元从代理商手里购买能作弊、包更新的“一体机”。这种“一体机”由二手手机改装而成,司机们认为它比软件更不容易被系统盯上。
一位司机甚至邀请记者一同前去购买外挂“一体机”——“软件那扯淡,这个东西玩的是售后,滴滴那边一更新,你这边得更新,不更新就得封号。”
![]()
公平竞争遭破坏,司机叫苦不迭
并非所有司机都愿意使用外挂。
一些司机表示,他们知道有这种外挂存在,但出于各种原因没有使用。他们认为,“外挂”的存在已经严重扰乱了公平的市场秩序。
“虹桥停车库是要收费的,我们只能进停车库,时间长了自己掏停车费。那人家搞个定位,在外面待着。吃人家剩下的吧!人家把大肉吃了,我们吃点骨头。”多位司机无奈地说,“不去机场接单,你要是公平竞争的话,按排队来,你总能排到一单,他们那种科技一搞,你在那儿排,白排!”
网约车平台须承担责任
面对网约车开外挂作弊的现象,上海警方已经出手。
今年7月,嘉定公安就抓获了制售“甩定位”外挂“一体机”的3名犯罪嫌疑人。他们此前也是网约车司机,自己研究外挂成功后,便在自媒体平台引流贩卖,提供司机线下售后。
“二手手机的成本可能只有几百块,刷软件也就几十块,最后卖出的外挂一体机价格大致是1200到2000元不等。”嘉定公安分局网安支队民警许赟介绍道,“他们还是会想细水长流,能够持续通过售卖外挂一体机来进行持续获利。”目前,三人因涉嫌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有律师建议,除了打击外挂团队之外,网约车平台也应该承担主体责任。“网约车平台其实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屏蔽或者是甄别这些所谓的一些非法外挂软件。”律师程安卿表示,“另外呢,平台可能要通过自己的算法、算力,能够更加合理平等地来分配订单,让这些守规则、懂规则的司机更好地在平台上进行运作。”
看看新闻记者: 王懋 刘黎明
编辑: 冯家琳
视频编辑: 刘黎明
责编: 吴依娜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