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逐步走进医疗行业,在健康管理、早期筛查、疾病诊断、康复护理、患者教育等多个环节辅助诊疗,正在成为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全球医疗AI市场需求也正在迅速扩张。据印度调查公司Research Nester数据,2023年医疗保健领域的AI市场规模将超过349.2亿美元,预计到2036年底超过4.57万亿美元,海外巨头如微软、谷歌、亚马逊均布局已久。
就国内而言,据《IDC市场报告》显示,预计到2026年,中国医疗AI市场规模将达到13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40%,市场前景广阔,阿里、腾讯、字节跳动、京东也纷纷抢滩布局。海内外“巨头们”一致看好的同时,医疗AI相关产品也已在多家医院投入使用,落地应用场景丰富。
近日,笔者走进了一家正被AI全方位赋能的科技型医疗企业——树兰医疗集团,试图探索今年走入第十个年头的树兰医疗集团,在医疗AI落地应用方面的独家“密码”。
![]()
医疗AI成蓝海赛道,树兰医疗发力全链条布局
今年以来,AI赋能医疗正成为大势所趋,并走入全国各个医院实现落地应用,这条赛道已然成为新蓝海。年初,京东健康推出了业内第一个面向医院全场景的AI产品“京东卓医”,并陆续在多家医疗机构落地。6月,蚂蚁集团发布了AI健康应用AQ,据悉,AQ能提供健康科普、就诊咨询、健康档案等上百项AI功能,已经连接了全国超5000家医院、近百万医生及近200位名医的AI分身。
树兰医疗在今年3月推出了AI健康智能体Dr.Shu(树医生),据介绍,Dr.Shu内嵌了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一系列医疗服务能力,旨在为患者提供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入口,实现“症状咨询-科室推荐-挂号预约”的无缝衔接,并引入了健康管家模块,通过持续跟踪用户的健康数据,如血压、血糖、运动量等,生成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未来,树兰医疗将不断推进AI未来医疗战略落地。在上线AI服务智能体Dr.Shu基础上,为其叠加体重管理专科智能体、肝病医生助手智能体等能力。”树兰医疗集团创始人郑杰表示,“智能体的迭代并非单纯的功能叠加,而是‘技术架构支撑场景落地,场景反馈反推技术进化’的双向循环,目前结合用户的反馈,我们还在不断完善中。”
走访过程中,树兰医疗方面还透露,其旗下医院病理科目前已引入了AI病理助手,能够赋能病理诊断全流程,以提升诊断精度和效率。核心功能涵盖两大领域,一是精准辅助诊断,“此前,医生需要在海量细胞形态中,用显微镜找到病变信号,不仅费时,还容易漏。现在,AI病理助手能帮助医生看片子,自动圈出可疑区域,把可能的癌变信号一一标记,医生再仔细复核AI报告,一份原本要看几个小时的切片,在AI智能的帮忙下,大大缩短初筛时间。”
二则是异地远程诊断,一方面支持异地医院病理切片实时传输,由AI先行完成标准化分析后,再由资深医生复核,提升基层医院诊断效率与准确率,另一方面能够加速多中心协作,针对复杂病例,AI生成的“辅助诊断+特检建议+分期评估”报告可作为多学科讨论的“通用语言”,加速肿瘤科、影像科、放射科等多科室达成共识。
除了Dr.Shu和AI病理助手外,树兰医疗还推出了同创智能健康助手以及AI数智人药师,前者聚焦于提供智能报告管理、专业报告解读、24小时健康咨询及检验项目指南等服务,后者则是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南的智能应用,功能主要包含药品信息查询、药物相互作用筛查、用药提醒、药盒识别及用药科普等。
坚持“All in 科技”,做患者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家
AI智能体正大量涌入各个细分行业赛道,已经成为医疗行业重要的基建工程,不仅能够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能为医疗决策提供支持。这背后亦少不了政策的支持,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当中也提到,要探索推广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大幅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
在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与政策的积极响应下,今年,树兰集团也宣布了“All in 科技”的战略升级。针对医疗AI的落地应用,郑杰则告诉笔者,“我们的长期目标是成为患者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家,希望通过数字化平台和AI技术,为患者提供从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方位服务。”他还强调,“医疗服务的终点不应是出院,而是建立终身健康管理关系。医疗的本质是守护生命,AI只是让这份守护更加精准、高效、公平。AI时代下,科技必然是医疗团队在医疗诊治、医疗科研、医疗创新、医疗服务的底座平台。”
如今已走入第十个年头,除了需要在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场景中,做好公益性与消费性的平衡的第一增长曲线外,从学科、病种以及生命科学细分赛道的技术趋势中,挖掘和实践好的生命科技产品,已经成为树兰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郑杰告诉笔者,“我们设想中的第二增长曲线是没有天花板的,这种策略驱使我们在保持医疗服务稳健发展的同时,拓展出更广阔的科技创新空间。”
谈及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规划,郑杰表示,“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我们会加大在信息系统自主研发方面的投入,深化AI医疗和计算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他还透露,树兰集团正在杭州打造一个组合最新算力云、6G网络和新型移动终端的“AI未来医院”,从硬到软、从内到外体现医健服务的智能化转型。
“建设和运营好树兰良渚医学中心是我们未来3-5年的重点之一。我们将智能化、数字化等创新元素融入其中,打造未来医院样板。它不仅是一个AI医疗中心,更是在夯实高质量临床诊疗能力的基础上,融合更多的消费医疗、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目前构想将更多的医健闭环结合最新的AI与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在智能化方面,尤其关注与AI的匹配度,让用户体验更具智能化和随身化,串联起实体医院场景、居家社区场景、虚拟线上场景。”郑杰说道。
整体上看来,政策的有力支持已经为医疗AI的发展搭建起了坚实的发展框架,而树兰集团始终坚持以国家政策为引领,未来,在“All in 科技”战略的引导下,其将继续由点到线、聚线成面、面动成体,立体化动态推进科技落地应用与创新发展,由此取得发展成效。
采写:南都记者 朱可轩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