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科研人员揭开嫦娥六号月壤黏性之谜

IP属地 中国·北京 新华社 时间:2025-11-24 20:14:03

  记者11月24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嫦娥六号月壤样品,该所祁生文研究员团队系统揭示了月球背面月壤表现出较高黏性特征的物理机制,从颗粒力学层面完整阐释了有关嫦娥六号月壤黏性的科学谜题。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

  研究团队通过固定漏斗实验和滚筒实验,精确测量了嫦娥六号月壤的休止角——一个反映颗粒材料流动性的关键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嫦娥六号月壤的休止角显著大于月球正面样品,其流动特性更接近于地球上的黏性土体。

  “通常颗粒越细,形状越接近球形;而嫦娥六号月壤虽细,形态却更复杂。”祁生文说。

  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样品中富含易破碎的长石矿物(约占32.6%),以及月球背面经历更强太空风化作用有关。嫦娥六号月壤又细又粗糙的颗粒特性,提升了摩擦力、范德华力与静电力的贡献,产生更高的休止角,造就了其更高黏性特征。

  该研究首次从颗粒力学角度,系统阐释了月壤的独特黏聚行为,揭开了嫦娥六号月壤的黏性之谜,为未来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随着我国深空探测步伐的不断加快,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月球基地建设、月面资源开发利用等提供关键理论基础,助力我国在月球科学研究和资源利用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记者胡喆)


  2025年4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展示即将进行实验检测的月球样品。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