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荷兰人自以为接管了安世,实则只是一栋办公楼”

IP属地 中国·北京 观察者网 时间:2025-11-25 00:08:43

荷兰政府强抢中资控股企业安世半导体,不料“偷鸡不成蚀把米”,引发供应中断危机,美欧日车企全部遭殃。直到最近,荷方才决定“收手”。

在目睹全球汽车供应链遭遇“大地震”后,西方世界心有余悸,路透社当地时间11月24日在一篇长文报道中,以看似“理中客”的视角作出所谓“调查探访”,试图分析这场“安世之乱”是如何再次颠覆汽车供应链的。

然而,在对包括汽车行业高管、供应商和芯片分销商等十余位人士进行采访后,报道全文只字不提荷方的强行不当干预是祸乱根源,反而炒作渲染称,此次危机暴露出一个“盲点”——汽车行业从未预料到,基础芯片竟会成为“中国对抗西方的筹码”。

报道进而宣称,中国的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尖端技术和稀土资源上,还延伸到看似普通却至关重要的零部件,以及如何利用这种影响力“瘫痪”全球生产的。

路透社提到,荷兰政府上周决定采取建设性措施,中止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这预示着局势可能出现转机。虽然荷方此前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位于奈梅亨的总部,但其在中国的业务仍由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控制。

“荷兰人以为他们已经接管了安世半导体,但实际上他们只是接管了一栋办公楼。”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国际关系教授李形表示,这表明,即使在中低端市场,许多企业也需要中国。闻泰科技的一位发言人则表示:“当前危机表明,拆分跨国公司会损害供应链,并将关键行业置于风险之中。”

路透社这篇针对中方“找茬”的报道根本站不住脚。此前,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中方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采取切实措施,对合规的用于民用用途的相关出口予以豁免,尽最大努力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畅通与稳定。荷方强行不当干预,并托管一个100%控股的私营企业99%的股份,这种违背契约精神、不明智冲动的行径一石激起千层浪,才是造成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动荡和混乱的恶源。


英国纽波特的安世半导体工厂 视觉中国

此前,荷兰政府于9月30日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突然下令,“强行接管”中国半导体领军企业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但直至10月12日才对外公开。

此后,全球汽车供应链发生“大地震”,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的汽车制造商均面临芯片供应危机,多家汽车企业的工厂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

路透社称,安世半导体的芯片虽然并非尖端产品,但其产量巨大,主要在德国汉堡生产,然后运往中国进行封装与组装工序,最终销往全球汽车行业,宝马和大众等汽车制造商均为其客户。

一名汽车制造商内部人士透露,由于此前安世半导体的芯片性价比高且供应充足,欧洲汽车制造商通常不会准备替代供应商。

不过,咨询公司桉凯瑞(Ankura Consulting)北京区董事总经理裴瑞东(Alfredo Montufar-Helu)则称,“安世半导体事件”表明,制造商的战略脆弱性不仅仅延伸到了高科技组件领域。

有知情人士透露,尽管博世(Bosch)每年订购价值2亿欧元的安世半导体产品,但最初也并未准备好足够的替代品。对此,博世方面拒绝置评。

伦敦研究机构Pelham Smithers Associates的汽车分析师朱莉·布特(Julie Boote)称,这轮芯片短缺危机表明,汽车制造商并未吸取此前危机的教训。

“人们原本期望他们准备足够几个月使用的芯片库存,”布特说:“但上次危机(新冠疫情导致的芯片供应中断)后,他们也是这么说的。”

日产首席绩效官吉约姆·卡蒂埃(Guillaume Cartier)表示,替换脆弱的供应链需要时间。

“我知道大家会怎么说,‘啊,但你们没有从过去吸取教训’。”他上个月反问路透社:“好吧,但你们认为三年内就能更换所有供应链吗?”

“没有人为地缘政治动荡做好准备,现在依然如此。”美国咨询公司Seraph Consulting首席执行官、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咨询服务的安布罗斯·康罗伊(Ambrose Conroy)说道,并建议客户,在需要的地区额外储备关键零部件库存,但这对依赖“准时化库存管理”以降低成本的行业来说,是一项代价高昂的改变。

路透社称,当前汽车供应链的另一道坎,是芯片在车辆中的集成方式。安世半导体的产品被广泛用于电源模块等组件,这负责管理电力,并且芯片通常直接焊接在组件上。

新加坡白橡资本合伙公司(White Oak Capital Partners)投资总监邱诺里(Nori Chiou,音译)表示,这意味着它们不能轻易由其他芯片替换。

他表示,任何新车辆组件都需经过测试,这可能需要数月来获得替代零件的认证。安世半导体的发言人则称,替换不可能“一夜之间”完成,看似相同的部件在车辆中的表现可能并不相同。


安世半导体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供应链危机,众多车企深受其害。 视觉中国

据一名汽车行业人士透露,德国海拉公司正考虑安世半导体的替代供应商,但测试和审批可能需要长达一年时间,这比最初预计更久。海拉公司的发言人表示,将在可能的情况下转向“已获得资质的第二供应源”,以保持供应稳定。

桉凯瑞的裴瑞东表示,应对芯片供应瓶颈问题并非一件易事。“大家又会开始谈论增强韧性、如何实现多元化,”他说:“然后他们就会意识到,这有多么昂贵。”

11月23日,微信公众号“闻泰科技”发布声明,敦促安世荷兰切实回应沟通解决控制权问题以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

声明称,我们要求安世荷兰能在切实尊重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就如何恢复闻泰科技的合法控制权与完整股东权利,提出具有建设性且真正富有诚意的解决方案。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稳定关乎行业发展大局。我们再次呼吁各方以理性、负责任的态度行事,共同维护安世半导体的稳定与繁荣,保障全球客户的供应链安全。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1月20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英国商贸大臣彼得·凯尔举行视频会谈,就安世半导体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王文涛表示,安世半导体问题的责任在荷方。荷经济大臣行政令及荷经济部推动企业法庭作出错误裁决,是导致全球半导体产供链陷入动荡和混乱的根源。中方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对符合规定的民用用途出口予以豁免,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危机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荷方近期主动暂停行政令,是向妥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希望荷方真正负起责任,尽快采取实际行动,推动企业通过协商依法解决内部纠纷,为恢复仍然脆弱的全球半导体产供链安全与稳定创造更有利条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