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金融 » 正文

台与美谈关税竟未提投资保障,岛内舆论:担心被美国进一步掏空

IP属地 中国·北京 环球网资讯 时间:2025-11-25 08:20:04

环球时报

华盛顿“希望”台湾对美投资4000亿美元,台方谈判团却因担心“谈崩”,竟未提出投资保障议题。这令岛内相当担心被美国进一步掏空。

台湾《中国时报》24日援引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台美贸易协定即将公布,台湾承诺投资美国400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投资额,台美并未签署双边投保协议,双重课税协议也只闻楼梯响,政府如何确保台商权益?”

有知情人士称,根据台“经济部”网站信息,台方1952年曾与美方签署“关于担保美国私人资本在台湾投资的协议”,这是单向保障美商来台湾投资的权益保障,台湾厂商到美国投资则没有。2022年启动所谓“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时,台方认为台美在1952年签署的投资协议已逾70年,当时希望双方可以比照台湾地区与新加坡、新西兰等方式,完善台美投资保障,但美方不同意。知情人士称,随着“护台神山”生态系、AI服务器产业聚落到美国投资,“想要求美方透过与台签署双边投保协议,来降低他们的政治风险”,但是民进党当局担心美方不喜欢,怕一提出来台美贸易谈判就谈崩了。

不仅如此,在台美贸易协定谈判中,台方还提出“类科学园区”的概念,与美共同打造半导体及AI生态聚落。负责谈判的台“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称,已获美方正面回应。岛内资深产业顾问陈子昂分析称,岛内现在只有两大产业赴美投资且能形成台湾科学园区:一是AI先进制程芯片,目前以台积电为首、设在亚利桑那州;二是AI服务器、网通设备,最有机会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形成园区,加计台积电投资1650亿美元后,初估5年内、两大园区台厂总投资金额将达2000亿美元以上。

这也引发掏空台湾的疑虑。台湾前“经济部”官员称,台湾要协助美国建立“类科学园区”是一场漫长的试炼,当局必须从投保协议、租税协议到园区的治理模式,做好风险管控,否则让厂商出去,等于是在出卖厂商。陈子昂说,针对美国要求,台湾半导体、服务器厂商恐加速移美,一旦出口、投资熄火,工具机、石化等传统产业又看不到曙光,连带冲击外汇、就业、消费等领域,一定会影响台湾经济增长表现。

台湾中时新闻网称,今年4月台积电宣布赴美投资时,就有半导体资深分析师预言“科学园区会被掏空一半以上”是迟早的事。果不其然,在美国压力下,台积电赴美投资一再加码,从原本一座厂扩增至6座。据业界人士称,台积电从2022开始在亚利桑那盖第一座厂时,供应厂商从半导体化学品、材料、特殊气体等都已去至少六七成。一位工业界人士感叹,当局曾提出AI十大建设及五大信赖产业,但迄今看起来仍苍白无力。

岛内前经济官员杜紫军称,美国要求台湾赴美投资,一定会对岛内投资造成排挤效应,日前英国《经济学人》称新台币被严重低估,让人担心新台币汇率会否成为美国下一个施压对象。

“投资交换关税,划算吗?”台湾《经济日报》24日以此为题发表社论称,台湾将对美投资4000亿美元是巨大的资源分配选择,倘若同额资金投入岛内产业,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4000亿美元流向海外,可能形成“排挤效应”,使岛内其他产业与公共投资延宕或减缩。台湾长期面临创新资本不足,一旦资金大规模外流,必然削弱岛内产业升级与结构转型能力,“错配一次,代价可能长达数十年”。文章直言,必须拒绝以牺牲本土产业根基交换短期“外交成果”。(程东)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