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你还在晒AI图,有人已经在靠“提示词”收款了

IP属地 中国·北京 36氪 时间:2025-11-27 18:25:13


一句好话术,

顶十个滤镜


前段时间詹姆斯中国行,我在朋友圈刷到好几个朋友都跟詹姆斯合影了,我还纳闷儿他们怎么都不上班跑去参加活动,一问才知道都是用即梦4.0生成蹭热度的,打工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说走就走的美好。

那还说啥了,我转头也去即梦官网做了一张:


●即梦4.0生成的明星合照

大家有兴趣的也可以用这个提示词试一试——

请将图1和图2融合成一张双人俯拍自拍照,画面构图紧凑,两位主体靠得很近,头部略微上仰,眼神直视镜头,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左侧人物站得略靠前,参考我图1的主体形象特征造型保持不变,需要保持人脸相似度;右侧人物参考图2的主体形象特征保持造型不变,需要保持人脸相似度,略微内扣身体,拍摄角度为高角度俯拍,使头部比例被夸张放大,符合典型的日韩视觉自拍风格。背景为纯白色,简洁干净,进一步凸显人物主体。画面风格偏向日系视觉系,整体画面清晰度高,用iphone前置自拍,最终呈现出精致、时尚、略带的合影效果。要求人物实现无缝融进画面,视觉过渡自然,整体画面光线明亮且均匀。

这套提示词也不是我研究的,是我在网上扒的。现在这种P图指令网上到处都是,一搜一大把,随便一个帖子都有大几百个赞,甚至还有人把这当一门生意做了,很多店铺以几块钱的价格,卖出去几百份提示词模板,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小红书搜索话题相关的帖子

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识?跟月初突然爆火的Nano Banana一样,大家一夜之间全都在晒和明星的合影、漫画风的头像、3D手办照片。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第一眼看上去太真实了。


其实之前即梦也火过一段时间,大家拿它来P图,变换各种各样的背景、环境光线等等。但这次即梦4.0带来的冲击力是更强的。为什么?

我先说个亲身感受。之前即梦3.x版本生成的图片,虽然也能让人一笑,但总归还是有点“AI味”,说不出来,感觉脸不太真实,融不进画面里。尤其是眼神,要么呆滞,要么涣散,一看就觉得是个“假”人。

但到了4.0,眼神这个致命短板,几乎被补齐了。瞳孔里有光,表情里带点不经意的情绪,甚至能营造出那种偶然被抓拍的错觉。


●左边是即梦3.1,右边是即梦4.0

当你把照片发到朋友圈,外人第一反应不是“这图P得不错”,而是“真的假的?”。这种真假之间的模糊地带,就是传播的最佳温床。即梦4.0之所以能带来这么大的突破,是因为它把“快、准、真”做到了极致。

:多模态统一架构,理解、生成、编辑一步到位,不用来回切换不同模型。

:一致性算法,锁定同一人物的核心特征,在不同角度下都能保持稳定。

:4K高清生成,细节真实到衣料纹理和皮肤质感都能看见。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功能在之前爆火的Nano Banana中已经有了,怎么会在即梦4.0这儿火出圈呢?火到我爸都开始用它给我侄女进行各种换装、跟各大明星合影了。

我的理解是几个条件叠加的结果。

第一是技术突破到临界点。之前的生成图多少还带点塑料感,而这次的版本升级,恰好让“虚拟合影”跨过了那条“像不像人”的坎。就像摄影圈里常说的一句话:一旦眼神对上了,你就信了。

第二是即梦4.0在豆包里就可以使用,相比于Nano Banana,这可是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而且要知道,豆包的月活达到 1.57 亿,目前排中国原生AI App 第一

第三是明星天然的流量加成。你换个古风模特图,大家可能只是点个赞;但你和某位顶流并肩合影,那就是另一种量级了。明星是社交货币,AI只是把这种货币变得人人可得。

更有意思的,是AI生图背后的提示词交易。


这几天我在社交媒体和二手平台上,已经看见有人在卖“明星合影提示词合集”了。价格从几块到几十不等,甚至有人提供“定制prompt”,你告诉他要和谁合影、在哪个场景、穿什么衣服,他帮你写好指令,保证生成一张像模像样的“绯闻照”。上面我分享的提示词是我在社交平台上找到的。

看到这里,我忽然觉得特别熟悉。这不就是当年PS滤镜、Lightroom预设包的翻版吗?换个说法,现在叫“prompt经济”。


●小红书商品搜索“即梦提示词”

在AI创作时代,提示词就是新的滤镜。好的提示词,能让你直接生成杂志质感;差的提示词,哪怕同一个模型,结果就是一眼假。普通人没精力花几小时反复调参数,所以宁可掏点小钱,买一个现成的“万能钥匙”。

这件事本身,已经是一门小生意了。


但我觉得真正有价值的,不是朋友圈的几张假合影,而是这背后透露出来的趋势: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所想即所得”的时代。

以前我们需要摄影棚、灯光、化妆师、后期师,才能拍出一张堪比明星杂志的合影。现在,一个提示词就够了。

你可以拍一张和 18 岁的自己同框的照片;

也可以给未来的自己写个 prompt,看你在 60 岁时,是否依旧笑得坦然;

甚至可以生成一个“如果我当初去了巴黎读书”的人生片段。

即梦4.0不只是一个生图工具,它更像一个“人生生成器”。

它让我们无比真实地看到,那些未曾选择道路上我们可能的样子。

所以,当我再一次在朋友圈刷到某个朋友和某个明星的甜蜜同框时,我已经不会下意识去八卦了,而是会想一句:“嗯,这提示词,调得不错。”

至于即梦4.0,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产品。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这样的“所见未必为实”的时刻,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人会迷恋假象,有人会创造真意。不同的是,工具已经摆在我们手里,如何使用,就看我们自己了。


撰文|马渝囝

编辑|巴芮

封面图源|AI生成



即梦4.0还可以有什么玩法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未来人类实验室”,作者:马渝囝,36氪经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