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小芬旅记”主理人分享农村电商经验:不怕内容土,就怕不够真

IP属地 中国·北京 封面新闻 时间:2025-11-27 22:06:34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11月27日,“星乡村·星农人‘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网络名人公益行活动在成都东部新区举行,来自广东的抖音三农创作者小芬旅记,在启动仪式上分享了她扎根湛江农村、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电商助农增收的创业故事。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潮汕女孩,小芬与湛江这片土地的缘分始于2022年7月。媒体专业出身的她,起初创作短视频时也曾迷茫。真正让她“出圈”的,是那些记录华南农村生活的镜头——湛江的乡土人情、传统酒席、民俗文化,这些最真实的烟火气成为她的“流量密码”。

“很多人问我团队有多少人,答案常常让他们惊讶——从头到尾就我和学长两个人,还有我们的家人。”小芬坦言,没有专业拍摄团队,没有复杂脚本,有的只是对真实生活的记录和分享。

小芬

两人团队撬动千万流量

最土的内容反而最“香”

2022年12月,小芬团队开始尝试直播电商,最初销售的是服装和家纺产品。然而,粉丝们看到视频中展现的湛江农村生活后,纷纷询问能否购买同款农产品。这个意外的需求,让小芬走上了助农之路。

“农产品最大的痛点是‘非标品’——口感不稳定、物流易损坏。”小芬介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她建立了严格的选品标准:必须亲自溯源考察,用工业思维做农业,通过场景化种草激发购买欲。

以爆款单品“金鲳鱼”为例,小芬会亲自前往养殖海域查看捕鱼过程,检查饲料质量,考察加工工厂流水线。“我不看样品,我看库存,我看发货现场。”正是这种严苛的品控,让她的金鲳鱼销量达到七八十万条。

除了金鲳鱼,小芬团队还前往福建南安拍摄杨梅,到广西记录沃柑。“有时候即使不直播销售,我也希望通过视频把这些农产品的故事传播出去,为农户带来一丝希望。”

活动现场

给“三农”创作者的三点建议

学会当时间的朋友

面对现场众多四川“三农”创作者,小芬分享了三点实战经验:

首先是挖掘“区域性格”,打造差异化人设。“我在湛江挖掘的是‘豪爽年例’和‘淳朴民风’,四川创作者也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标签,让粉丝买单的往往不是产品本身,而是这方水土养育出的生活态度。”

第二是坚持“长期主义”,不被数据绑架。“做‘三农’很苦,有时候拍一天剪一天,还得看天吃饭。但请相信坚持的力量,把粉丝当朋友,慢慢就会好起来。”

最关键的一点则是严守“品质底线”。“从千万播放量到带货几百万GMV,中间只有一步之遥,那就是品质。一次坏果,可能就会毁掉粉丝的信任。”

如今,“小芬旅记”已不仅是一个账号,更像是一个展示乡村美好的窗口。“这里有淳朴的人情,有深厚的传统,还有鲜活的烟火气。”小芬表示,未来将继续用镜头记录农村生活,让更多人看见乡村的美好。

她也对四川的“三农”创作者寄予厚望:“四川有这么好的山水,这么勤劳的农人,只要大家沉下心来,深耕内容,严控品质,一定能让‘川字号’农产品走向全国,让世界爱上天府之国。”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