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业内幕》11月27日报道,前特斯拉全球销售主管、现通用汽车董事会成员乔恩·麦克尼尔(Jon McNeill)表示,特斯拉一直在拆解竞争对手的汽车,并从中国电动汽车中吸取宝贵的经验。
麦克尼尔曾于2015—2018年期间效力于特斯拉,他表示特斯拉是一块“学习海绵”。而汽车制造商都在不断向中国竞争对手学习,特斯拉也不例外。
![]()
乔恩·麦克尼尔 商业内幕
在麦克尼尔任职特斯拉期间,特斯拉正处于Model 3的“产能地狱”。他透露,特斯拉从中国电动汽车中学会零部件的复用,这在后来的Model 3与Model Y中得到体现。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CEO)埃隆·马斯克曾在2019年电话财报会议上表示,Model Y与Model 3共享了约四分之三的零部件,从而提高了产量。
麦克尼尔并未透露特斯拉在他任职期间拆解了哪些中国电动汽车,但表示通用汽车近期在拆解比亚迪的汽车时,发现中国车企将零部件的复用提升到了新水平。
![]()
仰望U9X 视觉中国
“中国工程师大量重复利用用户看不到的引擎盖下方的零部件,从而大幅节约成本。”麦克尼尔说。
汽车行业长期以来都对方向盘或转向挡杆等零部件进行复用。但麦克尼尔表示,中国车企在复用汽车零部件的程度上是与众不同的,从电池组、汽车座椅内的热泵到电机都能实现复用。
“所有比亚迪车型都有相同的挡风玻璃、雨刷电机、热泵和导管。”麦克尼尔表示,中国车企复用这些零部件可谓“超级聪明”,因为挡风玻璃、雨刷电机这些部件的改变并不会改变或增加汽车的使用体验。
作为对比,丰田会为每种车型使用完全不同的热泵、雨刷电或者座椅控制器。麦克尼尔表示,这意味着卡罗拉和凯美瑞的内部构造完全不同。
零部件复用对于任何汽车制造商有效扩大生产规模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尤其对造车新势力而言。
![]()
特斯拉Model Y 视觉中国
麦克尼尔表示,在过去100年间只有一家新成立的车企(即特斯拉)扩大了规模。因为汽车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要扩大规模难度极高。他补充说,像特斯拉这样的美国电动汽车企业需要“绝对无情”地降低成本。
另一家造车新势力Rivian的CEO斯卡林格(RJ Scaringe)此前也曾表示,Rivian拆解了小米的SU7,并称赞小米汽车的“高度垂直整合”的技术平台。然而他认为,小米或其他中国车企生产汽车的方式并没有新鲜之处,Rivian可以通过学习来让电动汽车变得更便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