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别再骂苹果三星挤牙膏了,电池小真不是技术不行。。。

IP属地 中国·北京 差评XPIN 时间:2025-11-29 00:11:19


想必各位差友们都有过这种灵魂拷问 —— 国产手机的电池容量都已经冲上 6500mAh 甚至 7000mAh 了,为啥苹果和三星这两大巨头,却还一直在 5000mAh 左右打转?

不信你看各家 Pro 机型,国产这边,管你是小米、OPPO,还是荣耀、vivo,它们的电池容量都干到了 6000mAh 往上,反观苹果跟三星,它俩连 5000mAh 的门槛都没跨过去。


甚至作为超大杯的 iPhone 17 Pro Max 和 Galaxy S25 Ultra,它俩的电池容量也才将将 5000mAh 出头,而隔壁国产安卓阵营,早在两年前就已经是这个水平。


要是放在早几年前,我估计肯定有人会跳出来说:“ 嗨呀,这能一样吗,苹果 iOS 和三星 oneUI 系统优化多牛 X,人家的 5000mAh,续航不得顶国产安卓的 6000mAh 用?”。

确实,系统优化和 A 系芯片的能效,在过去是苹果实打实的王牌,以至于当年 iPhone 即便电池容量比同期安卓旗舰小一大截,实际续航表现却依然能跟它们打得有来有回。


但问题是 —— 时代早就变了。

现在高通和联发科的旗舰芯片,能效比早就支棱起来了;各家手机系统对流氓软件、后台任务的管控也早已今非昔比,光靠各种优化,未必能填平这 1000mAh+ 的电量差距。

大伙儿看看现在各大评测的续航排行榜就知道了,你会发现前面清一色都是大电池国产机在 “ 屠榜 ”,苹果三星早就被甩出了第一梯队 —— 参数不会骗人,续航成绩更不会。

数据小白测评数据库


这就很尴尬了,难道是苹果三星挤牙膏,不想给手机用上大电池?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话,那可能有点误会它们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真正限制苹果三星上大电池的,很可能是联合国,准确说,是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特殊规定。

在这条规定里,写着这么个条款 —— 单颗电芯容量超过 20 瓦时(Wh)的锂电池,在国际运输中会被定义为 “ 危险品 ”。这对苹果三星这种国际巨头来说,可不是闹着玩的。


因为一旦被归为危险品,那它在运输的时候,不仅需要特殊包装、醒目标签、复杂申报流程,还得特殊存放,这对年出货量上亿的公司来说,物流成本分分钟多出几个小目标。

可能有差友不清楚 20Wh 是啥概念,换算下就明白了,手机电池常见电压是 3.7V,按照 “ 容量(mAh)=电量(Wh)×1000÷电压(V)” 算,20Wh 大概就是 5400mAh。

也就是说,单颗电芯最多只能做到 5400mAh 左右,容量再大电池就没法走原先的渠道运输了。

而苹果和三星,通过把单个电芯的能量严格控制在 20Wh 这个安全线以内,那无论是电芯还是整机,在国际运输中都能被归为限制性较低的非危险品类别,这样既省钱又省事。

vivo X300 Pro 欧洲版把电池从国行版本的 6500mAh 压到 5440mAh,其实也是玩了一波精准卡线 —— 它通过把电池电压控制在 3.63V(19.96Wh<20Wh),差一点就踩线。


不止 vivo,其他手机品牌比如小米、荣耀、华为,在出海之后其实或多或少都做了类似的调整。

比如小米 15 Ultra 国行版电池容量是 6000mAh,到了国外就立马缩水到了 5410mAh;华为 Pura 80 Ultra 国行版的电池容量是 5700mAh,到了国外也被限制在了 5170mAh。


可以预见如果之后苹果出折叠屏,那它的电池容量大概率也会在 5400mAh 左右,除非苹果愿意为它额外氪金,或者在轻薄机身里塞进多双电芯电池来绕开联合国的这个限制。

对没错,用双电芯或者多电芯来绕过联合国的限制,也算是一个可行的法子,只要每颗电芯都低于 20Wh 且总能量低于 100Wh,就能继续走普通物流,成本照样能省下来。


考虑到现在的折叠屏,用的基本都是双电芯,到时候等苹果折叠屏出来,要是电池容量还是低于 5400mAh,那真是果子全责了~

说白了,这就是个商业决策和供应链优化的权衡问题,苹果三星作为全球巨头,每年要卖出去上亿台手机,如果因为电池容量超标导致运输成本暴涨,对它们来说真就亏大了。

而很多国产机型的主战场在国内,不用满世界跑,自然可以更放开了堆电池容量,主打一个 “ 主场优势 ” ~


当然,除了联合国的规定之外,我们熟悉的 “ 标准制定者 ” 欧盟,也在电池可拆卸设计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限制了苹果、三星这些全球厂商在电池结构上的发挥空间。


换句话说,苹果三星不是不想堆大电池,而是被各种条条框框绑住了手脚 ——既要符合联合国的运输规定控制容量,又要应对欧盟的可拆卸要求设计,每一步都得权衡成本和体验。

文章最后,托尼在这里做个不负责的大胆推测啊 —— 未来的手机电池,搞不好会走出两条完全不一样的路线。

苹果三星或许会靠可拆卸电池、甚至模块化设计来弥补续航短板,把换电池做得跟换 SIM 卡一样方便,让用户出门带块备用电池就能告别续航焦虑,主打一个续航不够,换电来凑。


而国产阵营则会继续狂堆硅碳负极、叠片工艺,让电池往 10000mAh+ 甚至更高的容量冲。

不知道各位差友,更吃哪一套?

撰文:胖虎

编辑:米罗&面线

美编: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

微博、联合国、苹果官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