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极氪公关团队的日子一定不好过,上有品牌高层隔空画饼,下有新老 001 用户线下维权,连过去只配坐小孩儿那桌的凯迪拉克都敢在这个时候贴脸开大,打出阴阳味儿十足的置换广告:“不怕一年磨三剑的锋利,给你三年八折保值的底气”,这你受得了么?
如果我是极氪那肯定忍不了啊,所以高层在微博上第一时间回怼:极氪崛起~哦~不对~中国崛起,底特律荣光不再。如果我是极氪用户我更忍不了极氪高层,奶奶的你极氪001 半年换三代,你是“舒服”了,我们用户怎么办?!如果我是极氪公关呢?那也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收拾烂摊子之于心里暗自默念一万遍:这年头真是钱难挣,屎难吃~
今天我们既不洗地,也不声援,咱就把这件事儿的时间线捋一捋,看看极氪、老用户、包括未来的2025款准新用户都在面临什么问题,产品换代这件事怎么就最终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首先是厂家一方,这事儿做的地道不地道?那肯定是不地道,这一点极氪自己也是心知肚明,否则 007 、 001 和浩瀚智驾 2.0这么重要的事儿为什么选择搞了一个线上发布会?厂家也不用扯那些有的没的,因为早在两个半月前极氪改款的事情就开始在坊间流传。
到了这一步其实倒也不是无法接受,毕竟这些信息始终停留在传言的阶段,哪怕最后真的一语成谶用户也只能把嘴里的脏字儿硬生生咽到肚里子。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瞪得像铜铃般疑惑的眼神:换智驾?谁帮我开发的?我咋不知道呢?要知道,这位可是极氪智能科技车型研发总监,如果你是用户,看着品牌的重量级高管在你面前渡劫发言,你下不下这个大定,付不付这个尾款?虽说成年人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我估计就算马老师的闪电五连鞭来了都不好使。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几天后极氪闪电切换:虽然新款车价未变,但智驾芯片由 mobileye 变为 英伟达的orin,软件全面转向浩瀚智驾 2.0。
这里我不是为极氪开脱,从个人角度出发,他虽然大小是个总监但也终究是个打工的,我们都在职场混,每个人为了个人利益多多少少都会做点儿不那么光明磊落的事儿,上面要求保密他也只能三缄其口,错就错在他除了闭嘴,还在用户面前给自己加了不少戏,这可能才是他被问候的根本原因,你沉默也就算了,在用户面前阳奉阴违这是给董事会纳投名状不成?
说回到极氪,它为什么这么着急的上新款?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年改款三次?你以为极氪想吗?在我看来这恰恰隐藏着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极氪 001 的销量可能未达预期,这里有人会说:”你放屁!极氪 7 月销量15000多台,凭什么这么说?“但你要知道,我们看到的销量和企业内部的订单数据会存在几个月的延迟,或许极氪最初的本意是接近年底再上切换智驾的改款车型,但内部数据让极氪不得不把发布时间提前。此外,如今 15000 多的总销量是否达到了内部的既定目标?据极氪CEO安聪慧今年7月发布的公开信,极氪下半年将要挑战3万+的月销量。001 做为极氪的当家车型,在整个品牌中的销量占比达到了六成到七成,所以 001 如今的表现一定是不达标的,加上软件表现一直被外界诟病,切换软件上新产品线就成了最直接的决定。
另外不是我马后炮,极氪切换软件这个隐患其实早在最初决定使用 mobileye 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那时有不少人看好极氪与 me 的合作,认为这是强强联合,但彼时其实就埋下了隐患。因为 me 在智驾合作上算是一个“老惯犯”了,前有蔚来后有理想,他们都被 me 合作中的黑盒问题折磨过,现在看来自研是大势所趋,但在当年那个时间节点,要不是被 me 的傲慢折磨的忍无可忍,谁也不愿意在自己羽翼未丰的档口迈出艰难的自研第一步,这个坑强如吉利也一样要踩,mobileye 嘛~以色列人的公司嘛~以色列人嘛~都知道。
你说极氪这次依然保留了 me 版本的车型?那你觉得如今还会有人买吗?它不过是极氪最后一块遮羞布罢了。你说 me 版本是为了出口应对海外市场?咋滴?其他使用 orin 芯片的品牌是不出口吗?
我们继续,接下来说这次事件的最大受害者:用户。
这次用户的反应如此激烈,最大原因是极氪切换软件的举动意味着自己的车在功能更新上基本宣告结束。我这不是危言耸听,me 和 orin 平台没有任何的延续性和兼容性,在研发团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me 平台以后的更新速度和更新质量反正我现在不敢想,你增加配置大不了我加点儿钱自己换,平台和软件可换不了呀,这也是此次舆论发酵的重要原因之一。
用户的愤怒我可以理解,但一码归一码,有些做法我是着实无法理解,发布会之后的各种维权行为弄的声势浩大,提出的条件更是匪夷所思,让我不禁感叹:这压根是不想往要赔偿的路上走呀?这条件比离婚带俩娃出来相亲的小仙女都离谱,这条件谁能答应?谁敢答应?
在我看来,多数普通的老用户并不关心这次的更新换代,他们既不追求新硬件,也对新功能不感兴趣,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不排除个别新车主想借助舆论的影响力争取自己的利益,这个我完全理解,只不过方法略陈旧......时代不同了,这两年半里经过特斯拉降价维权的反复洗礼,车企已经不吃这一套了,甚至早已掌握了一整套的应对方案和技巧。
最后,我们再说说准新用户。别以为极氪背刺了老用户,你就是最终获益者和赢家,但凡有哪怕一丝这样的想法,你就要小心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用户,质量好开的爽我就心满意足,那你就当我说废话吧,但如果你特别在意后续的更新和改款,以下是我的忠告:
1.如今在极氪眼里,卷似乎是排在第一的手段,0.4坤年两改款,甚至让人感觉它是不是有点路径依赖了。如果年底销量未达预期,你能保证它不会卷第四波吗?如果在意请慎重。
2.和手机厂商很像,吉利也喜欢抢首发,这次的线上发布会极氪再次强调 001 拿到了 8295 的首发。那么问题来了,极氪曾经官宣过一定会拿到英伟达最新智驾芯片 thor 的首发,而 thor 的首发可能就在明年,也就是 2025 年。这是否意味着半年之后 orin 要切 thor ?
这次的内容我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在电动车高速发展和激烈内卷的大潮下,做为消费者能做的就是握住你手里的人民币,用知识和信息武装好自己,谨慎下单,买定离手,没付大定之前你是永远的爷,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