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英伟达Q2财报今晚发!投资者高度紧张,苹果股王地位不稳?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郑浩 雷科技 时间:2024-08-28 11:56:46

北京时间8月29日凌晨(美国当地时间8月28日美股盘后),“宇宙第一股”英伟达将交出二季度财报——这也是整个二级市场的最后一份重磅财报。

知名投行高盛预计,作为全球最受关注的股票,英伟达的这份财报可能会令其股价大幅波动9%以上。截至周二收盘,英伟达市值在3.15万亿美元,仅次于苹果的3.47万亿美元。按照9%波动来看,英伟达业绩后的市值可能大幅波动2980亿美元——这比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95%的公司总市值还高,届时中国媒体出现《英伟达跌去一个腾讯/涨出一个腾讯》这样的报道,也就不要意外了。

关注AI硬科技,因此我们将从芯片硬件层面去前瞻一下英伟达的这一重磅成绩单。

先回顾一下:2024 年 5 月,英伟达发布了 25 财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截止 2024 年 4 月 28 日,英伟达第一季度收入达 260 亿美元,较 24 财年第四季度有 18% 的增长,和 24 财年第一季度相比 更是有 262% 的大幅增长。

图片英伟达

英伟达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数据中心和游戏业务。数据中心业务在 AI 和高性能计算需求的推动下,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而 GeForce 系列显卡则在游戏市场中保持了强劲的表现。此外,专业可视化和汽车业务也为英伟达贡献了可观的收入,这些领域展示了公司在设计、动画、自动驾驶等技术前沿的持续创新和市场拓展能力。

那么在过去三个月里,英伟达的各项业务表现又如何呢?

AI大模型爆发,基础算力业务风头正劲

英伟达是一家什么公司?AI、游戏、多媒体、数据中心、XR元宇宙、自动驾驶甚至科学计算,都绕不过它。不过,归根结底,它是一家算力基础设施供应商。因此,数据中心一直是其“核中核”业务。

在去年的 Arete 技术大会上,英伟达副总裁再次确认了英伟达将持续“每两年更新 GPGPU(通用图形处理单元)架构”;今年 3 月,英伟达就在 GTC 上如约发布了新一代 Blackwell GPU 架构。根据英伟达的介绍,Blackwell 架构将极大改变 AI 计算行业布局。

图片英伟达

首先,3nm 制程工艺为 Blackwell 带来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好的功耗表现。

其次,英伟达对 Blackwell CUDA 性能的遮掩也可能标志着 Blackwell 会是一个面向 AI 计算、类似 NPU 定位的新架构。

最后,因 Blackwell 的外围组件与上一代 Hopper 维持一致,企业更换升级的成本也相对更低。

图片英伟达

在过去的三个月,AI大模型高歌猛进,从“狂卷参数”进入到“狂卷落地”的深水区,英伟达显卡的需求也势必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业务势头自然不会弱。

考虑到 AI 已经成为 2024 年电子消费产品的关键词,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大型企业,对 AI 算力的需求还将继续提升:用户希望能在工作中看到更多基于 AI 的用例,企业需要更多的硬件资源来应对越来越多的云端 AI 请求。英伟达作为如今业内最核心的 AI 基建者,相信其在行业内的优势还将继续扩大。

“黑神话”们的新红利,英伟达吃到多少?

这段时间,中国第一部国产3A大作《黑神话·悟空》成为现象级游戏,围绕这一话题的系列报道受到了网友高度关注。众所周知,《黑神话·悟空》这样的顶级游戏,几乎无法绕开英伟达,评测显示,要想体验《黑神话·悟空》最顶尖的电影级画质,玩家必须使用高配的英伟达显卡。

刚发布的《黑神话·悟空》,对英伟达显卡需求的拉动在二季度财报不会有任何体现。不过,在游戏显卡方面,英伟达凭借光线追踪、DLSS、帧生成等关键技术,以及围绕 CUDA、Tensor 单元二次开发的 AI 能力(ChatRTX),依旧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在年初的统计中,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 88%,当时发布的 RTX 40 系列新显卡,也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尤其是游戏玩家们的认可。

比如明星显卡 RTX 4070 Super,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在 Steam 硬件统计中获得了 1% 用户比例,甚至超越了 4090、3050Ti(L)和 4080。

图片Steam

2024年上半年,全球游戏市场在2024年迎来了新的里程碑,PC平台表现尤为强劲,这正是英伟达的领地。Newzoo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游戏玩家达34亿,年增长4.5%,预计2027年增至38亿,亚洲占半数以上;而PC平台以4%增长率超越手机和主机。这样看,英伟达游戏业务的基本盘稳了。

英伟达“狂吃肉”,竞争对手们“喝口汤”

尽管英伟达在 AI 和高性能计算领域拥有明显的领导地位,但它并非没有竞争对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瞄准这个市场,并试图挑战英伟达的主导地位。

AMD 一直是英伟达在 GPU 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尽管英伟达在高性能 GPU 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 AMD 也在不断发力,特别是在游戏和数据中心市场。AMD 的 RDNA 架构显卡在游戏领域与英伟达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在数据中心领域,AMD 的 Instinct 系列加速卡也在逐步争取市场份额。

图片AMD

比如在去年年底发布的 AMD MI300 加速器,就是针对数据中心特点专门设计的产品。考虑到数据中心对硬件灵活性有更高的要求,MI300 充分发挥了 AMD 产品线丰富的特点,将 CPU、GPU 和 HBM3(高带宽显存)整合到单一硬件中,192GB HBM3 峰值带宽可以达到惊人的 5.3TB/s,足以应对数据中心严苛的高速 I/O 工况。而 MI300X 更是进一步将 HBM3 显存提高到 1.5TB,足以应对 HPC 的大型 AI 运算。

AMD 在 8 月初宣布收购 AI、云存储服务商 ZT Systems,由此可见其正在加强对 AI、服务器领域的业务布局,同时也将加强自有基础数据中心的建设。

此外,作为 NVIDIA 的传统“对头”,英特尔在 AI 行业的布局同样不可忽略。

今年宣布进行1.5万人大裁员的英特尔正在“断臂求生”,这与英伟达的如日中天形成了鲜明对比。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过自己对英伟达的看法,他感叹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非常幸运”地占据了主导地位,并表示英伟达的“地位”本应该属于英特尔。

图片英特尔

从产品影响力来看,英特尔的 Xe GPU 系列虽然在市场上起步较晚,但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市场影响力,正迅速追赶。在数据中心市场,英特尔的 oneAPI 战略也利用统一的编程模型吸引更多开发者,以降低对英伟达 CUDA 平台的依赖。这也是对英伟达的一种潜在威胁。只不过从通用性和市场接受程度来看,英伟达基于 CUDA 建设的大型计算生态,依旧是英特尔暂时难以逾越的大山。

图片寒武纪

英伟达也有一些来自中国市场的挑战者——更准确的说法是同行,因为这些芯片玩家根本还看不到英伟达的后脑勺,英伟达也没有将它们视作竞争对手,比如寒武纪就推出了面向 AI 计算的加速器芯片,尽管这些公司在技术和市场成熟度上与英伟达仍有差距,但考虑到美商务部的“算力封锁”与国内相关项目在本地化、合规化要求,来自国内的 AI 挑战者至少可以“被动承接”英伟达的部分市场份额。

除了上述芯片类竞争者外,谷歌、meta、OpenAI (以及背后的微软)、Amazon以及中国的阿里云、华为,其实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试图打破英伟达的算力霸权。只是短期内,英伟达的护城河看上去依然牢不可破。在 AI 充分解放生产力之前,这场“超越英伟达”的 AI 军备竞赛还将无休止的继续下去。

“最幸运的英伟达”,这次财报后能否再攀巅峰?

2024 年AGI(通用人工智能)井喷,各行各业都在AI赛道“挖掘金矿”,“卖铲子”的英伟达成了最大受益者,第一季度公布业绩时它就赚得盆满钵满。资本市场用钱投票,继续购买英伟达股票,将其市值推到全球第二的位置——2024年至今英伟达股价已大涨159.13%,如此体量还有如此增幅,放眼整个资本市场都是前所未有。

图片英伟达

成为“天之骄子”,表面看是英伟达运气爆棚,做显卡的,但游戏、互联网、区块链、XR、元宇宙、AI,每一个风口都需要它的卡。

以终为始地看,认为英伟达的幸运背后更多是必然,一切结果都始于愿景与行动,英伟达的愿景从来都是要让计算无处不在,这跟微软期待每个桌面一台电脑、谷歌加速信息流动一样伟大啊,如今他们都得偿所愿。

认为,从英伟达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NVIDIA 上半年的产品动向与行业对 AI 的算力需求有增无减的情况来看,英伟达今晚应该能交出一份华丽的答卷。至于是否符合资本市场预期以及股价表现如何,那就是“最终解释权在华尔街”了。

8月28日盘后,英伟达能否再攀高峰?会否超越苹果成为宇宙市值最高公司?一起期待答案揭晓吧……小雷怎么感觉,这比iPhone 16值得关注多了。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