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人工智能测评大致分为四个方面,第一类是合规性测评,支撑模型备案,这方面工作越做越细,效果越来越好;第二类是商业发展的评比,在促进技术迭代,激发应用创新等方面积极作为;第三类是基准测试,主要是学术领…
这款芯片将在今年内投入使用,重点应用于机器人、智能驾驶、监测测绘等领域。
杨宏介绍,我国的设计师创新性地采用仿生原理,设计了一个十米长臂杆、7个自由度机械臂,实现了空间站外表面的爬行,这是中国设计师的独创。 杨宏介绍,我国空间站系统经过全系统的努力拼搏,成功的建成了具有当代科技水平…
院士背书通过提升企业的科技属性、增强政策解读能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构建专利壁垒、助力高端市场拓展、增强消费者信任以及推动行业标准制定等多方面的作用,显著提升了新能源汽车企业获得政策支持的概率,…
快科技4月14日消息,在近日举行的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相比5G而言,6G网络要更加注重用户的感受。 “6G不仅要在5G和其他无线技术难以支持的特殊场景应用中证明其不可替代性…
3 月 30 日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昨日在 2025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表示,无人驾驶将是未来五年最大的具身智能应用,将是第一个通过“新图灵测试”的具…
快科技3月30日消息,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6G元年可能出现在2030年。他认为,“6G不是突然出现的,它可能是随着5.5G逐步成熟的。” 他还表示,2030年预期…
注意到,张平还强调:“6G 核心突破在于智能通信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重点提升实时交互能力。”6G 不仅将提升数字空间与物理世界的实时交互能力,更能推动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实现“丝滑级”响应,通过即…
2 月 19 日消息,西安工程大学今日发布讣告,宣布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终身名誉校长姚穆同志于 2025 年 2 月 19 日8 时 22 分在陕西西安因病逝世,享年 95 岁。 …
“电网最怕是高峰负荷的时候,高峰负荷的电网很脆弱。所以,电动汽车跟电网一定要友好互动,第一充电器一定要双向充电器,第二用人工智能来保持供需平衡,知道哪些时候需要用电,电动汽车可以卖点电。”用便宜的电费充电,…
12 月 18 日消息,从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官微获悉,由该刊评选的“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今日发布。 “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主要指近五年已经完成且实践验证有效的、并…
我们应进一步加强科研机构、企业和应用单位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良性循环,推动传感器科技创新更好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要关注传感器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生物医药、新能源…
钛媒体App 11月26日消息,昨日(25日)度小满总部举行的“中关村博士后学术交流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演讲中表示,AI大模型的落地应用正在从“模型层”走向智能体(AI Agent)。 度小满…
他指出,未来6G网络不一定是全国范围内的无缝覆盖网络,而终端设备将会更加多样化。如果将这些小众需求放在同一个网络架构和频段下兼容,可能会导致无法满足大众所需。在6G时代,特定需求可以对应到不同的终端设备上,并…
钛媒体App 11月9日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谭建荣,近期在首届珠海国际灵巧操作挑战赛暨具身智能产业大会上发表演讲。谭建荣强调,要把握机遇,注重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创…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奥泰因·赫尔佐格接受贝壳财经记者专访,分享了对人工智能、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考,他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在全价值链上具有一定优势,中国汽车设计者愿意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设计软…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钟志华17日在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已取得十大发展突破。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窦世平记者李雁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钟志华17日在2024世界智能网联…
08/20 10:25
08/20 10:24
08/20 10:23
08/20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