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高122米的火箭由两部分组成,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中国的实践21号(Shijian-21)和实践25号(Shijian-25)卫星正在地球同步轨道进行近距离操作,可能在测试在轨加油。这些情景是SJ-21和SJ-25在该时间段内成功对接;这对航天器进行了故意…
研究显示,这颗直径约为80米的小行星,在2032年12月有4%的可能性撞击月球,但地球并不会因此受到直接威胁。 2024 YR4小行星于去年年底被发现,其轨道数据的不确定性一度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有人担忧…
2024 YR4小行星于去年底被发现,其最初的轨迹监测数据曾一度引发了对地球潜在撞击风险的担忧。欧洲航天局行星防御办公室进一步介绍,如果2024 YR4真的撞击月球,预计将在月表留下一个直径约1公里的陨石…
中国的DRO-A和B航天器于2024年3月发射,并在上级火箭故障后通过一系列机动被救援,最终在当年8月进入预定的月球远距逆行轨道(DRO)。这一点得到了业余卫星追踪者斯科特·蒂利(Scott Tilley…
快科技3月27日消息,据报道,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链二号04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我国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二号04星具备多项功能,包括为神…
日本开发商周二表示,世界上第一颗木制卫星已搭载 SpaceX 火箭发射升空,这是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的一部分。 曾乘坐过航天飞机、在京都大学研究人类太空活动的宇航员土井隆雄说:“木材是我们自己可以生产的材料,…
测控通信分系统为载人飞船专门研制了图像、话音、着陆搜寻三个特殊领域的相关设备,即使飞船身处火箭上升时的振动中,仍能可靠实现舱内外图像天地传输;在与空间站交会时相距几十公里,飞船内航天员既可以通过空空通信链路…
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2024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上,由中国航天科创企业团队研发、以西岳“华山”命名的航天大模型正式发布。 中科天塔首席技术官(CTO)董卫华介绍说,航天大模型“华山”具备自然语言多轮问答能…
这是大语言模型首次应用在航天领域,运用AI帮助用户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轨道计算与分析、指令代码生成等航天器在轨管理工作,助力卫星在浩瀚星空中平稳运行。 中科天塔总经理曾伟刚表示,未来十年,卫星管理市场规模将达…
有人可能感觉奇怪,我们已经有了天宫空间站,在宇宙建立了永久的微重力科学试验平台,为何还要发展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 2019年国内第一颗商业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广梅一号亮相,“广梅一号”具…
截止目前,易动宇航手持订单200+套,服务体制内外20+主流商业航天企业及国家重要研究机构,已成功交付产品100+套,在轨飞行50+套,公司的产品已配套于国家多个重点型号及商业卫星任务,实现了卫星的快速入轨…
团队已在微重力环境中对这些机器人进行了全面测试,验证了它们在多种材质表面(包括粗糙表面、模拟β布料、钢铁以及涂覆磁性涂层的铝材)上的卓越移动能力,甚至能够跨越高达80度的障碍,展现出超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20…
2024年9月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68天后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发射成本降低了,就能有更多的太空项目可以搞起来。 我们的航天员现在在太空吃的就有自己种的菜,不过主…
新闻中出现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外界大都认为是盛传已久的中国自主研发的太空战机“神龙”号,这也是这一尖端航天器的第三次太空飞行。 在当今世界中美纷纷竞逐制天权的大背景下,“神龙”号的第三次圆满飞行与成…
倒数第二句话已经包含这么多含义了,倒数第一句话,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当然是和平利用太空了,这个不用讲,大家心里都明白,关键是这个东西将来的意义在哪里? 既然是过于先进、不宜展…
然而,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任务,我国完成的速度却远超众人预期:2007年,网络上一张轰-6飞机挂载“神龙”标识的疑似空天飞机的照片引发关注;2011年1月8日,陕西电视台报道了我国跨大气层飞行器试飞成功的消息…
2023年12月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由“长征二号F”T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前往地球轨道执行试验飞行任务,开展可重复使用技术验证及空间科学实验。 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由中国航天科…
实际上航天器的具体活动和任务可能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如上只是简单的介绍,它在太空飞行的二百多天时间一定会有很多收获,今后不同功用的可复用型航天器也将会越来越多,所以它的多次飞行也将开创航天科技与太空开发的新时…
吴艳华介绍,当今世界范围内的月球探测任务呈现四大发展趋势:以重大科学发现与月球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目标,以长期驻留开展广泛的探测活动为主要方式,以政府牵引、传统航天和新兴航天企业参与为共同力量,以广泛的国际合…
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渐趋成熟,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我国2020年9月4日、2022年8月5日同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型可重复使用试验航…
从技术理念来看,这种可冲出大气层并入轨飞行,且可自行调整轨道高度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基本就是被简称为“空天飞机”的先进装备。 说起空天飞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是最早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期,并在二战期间于德…
9 月 6 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 268 天后,于 9 月 6 日成功返回预定着陆场。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
ACS3 将在距离地球约 600 英里(1000 公里)的高度绕地球运行,由于太阳帆材料的高反射性,应该可以在晴朗的夜晚看到它,NASA将利用 ACS3 测试期间获得的飞行数据来设计未来的复合材料太阳帆系…
据央视新闻9月1日消息,当地时间8月31日,据美国媒体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航天器于2022年撞击一颗近地小行星时产生的岩石碎片,可能会形成一场能够持续100年的人造…
06/10 22:33
06/10 22:02
06/10 21:30
06/10 19:33
06/10 17:02
06/10 17:01
06/09 17:34
06/09 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