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年,廖祥忠从江西农村来到北京,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他毕业后留校任教,攻读多个学位。今年是中传建校 70 周年,身为学校党委书记的他正带领学校全面升级。 中传人才培养因广播而起,因电视而兴,因网络而盛,未来要因人工智能而强。在不同时代,专业设置随行业变化。智能媒体时代,中传把应对人工智能作为“冲顶”之战,完成了系统性、结构性大布局,并不断完善学科专业调整。 廖祥忠提出数字大航海时代,认为这一时代为人们提供了无限可能,新闻行业面临诸多变化和挑战,融合发展、个性化定制、互动性增强等是发展趋势,传媒业与社会融合紧密,中传正深化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模式。 廖祥忠认为短视频是中传的发展机遇,未来会不断进化。对于新闻行业,中传重视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守住良知底线,重视文字功底,加强创新。中传未受“文科危机”影响,因其学科交叉融合做得好。 中传实施“四个一批”专业建设,进行专业优化调整,撤掉十几个专业,推动老师更新专业。学科交叉融合有挑战,但中传基于广播电视特色顺利开展,老师们协同作战能力强。 中传启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新增相关专业招生。面对 AI 冲击,中传主张“AI+”和“+AI”,以传媒为底色构建专业。向智能传媒教育转型升级面临诸多挑战,关键在于老师素养。 中传率先推出本科艺术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提升考生文化素养。国内艺术类招考要解决发现偏才、怪才的问题。中传重点布局交叉学科增长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传媒类学科应走专业博士培养路线。 中传以“文工艺”为主体的“小综合”为特色,与综合类大学竞争,要发挥交叉融合优势,以“小综合”路线图形成错位竞争。
中传:因 AI 而强,以“小综合”错位竞争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顾青青 和讯网 时间:2024-09-26 10:20:29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
热门推荐
- Meta重磅产品亮相,AI眼镜概念股强势崛起
- 中国茶饮,「占领」华尔街
- 近8000万元!跨界押注屋顶光伏,长高电新背后逻辑是什么?
- CIS三巨头半年报透视,增长密码藏在哪?
- 资本涌入脑机接口:融资频创新高,企业格局一览
- 上半年增收不增利,民生银行活成了“夹心饼干”
- 迎驾贡酒上半年净利润下降18.19%:存货创新高,76亿目标如何兑现?
- 独家对话前零跑联创吴保军:瞄准电动车市场,欲打造“汽车界爱马仕”
- iPhone17 PM橙色版黄牛加价涨至1000元
- 翟欣欣一审获刑12年,并处罚金10万元赔偿7万余元
- 影视飓风员工怒怼代理公司:试驾车提供假临牌,中间传个话赚百万
- OpenAI惊爆AI"阴谋论"!模型会故意欺骗人类,训练越多反而越狡猾
- 微软在 Teams 中引入 AI 助手,提升工作效率
- 英伟达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芯片巨头联手重塑AI格局
- Luma AI 发布 Ray3:首款支持 HDR 视频生成的创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