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新能源车遭遇停车难:自燃风险怎能让消费者买单?

IP属地 北京 编辑:吴婷 ITBEAR科技资讯 时间:2024-09-26 17:09:24

9月26日消息,近日,杭州、宁波等地酒店商超的地下停车场纷纷对新能源汽车实施禁停措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举不仅激起了新能源车主的强烈不满,也触动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敏感神经。

据了解,这些停车场管理方主要以安全为由,担心新能源汽车自燃等风险。然而,背后的原因却并非如此简单。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的今天,其安全性问题究竟如何?是否真的如部分人所担忧的那样,自燃率居高不下呢?

事实上,根据工信部委托北京理工大学建立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率正在逐年下降。从2019年的万分之一,到2022年的0.22/10000,这一数字已经远低于燃油车的着火事故率。这足以说明,新能源汽车在安全性方面并不逊于燃油车。

那么,为何停车场管理方还要对新能源汽车实施禁停呢?这或许与他们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误解和过度反应有关。由于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曝光度,导致一些人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而这种过度反应的做法,不仅损害了新能源车主的合法权益,也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发展。

从法律角度来看,民法典对于车位、车库的归属有着明确的规定。商业楼宇的地下车库所有者在制定使用规则时,必须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只要新能源车主合法使用车辆,且不存在安全隐患,他们就有权出入地下车库。同时,酒店等经营单位也应承担起防范新能源车自燃等事故的责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当前的情况,监管机构、行业部门或协会组织应及时站出来澄清事实,向公众普及电动汽车的安全知识。同时,地库管理方也应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提高应对新能源汽车火灾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公众的误解和担忧,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发展,我们应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它。而不是因为一些误解和过度反应,就对其进行无理的限制和打压。让我们一起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合理的环境吧!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