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科技 » 正文

低空经济,下一个万亿新蓝海?|OpenTalk 回顾

IP属地 北京 编辑:赵静 36氪 时间:2024-07-18 10:33:55

编辑丨黄雅蓉 王玺润(实习) 董语馨(实习)

2024年7月10日,联合中科创星、一苇资本举办了“低空经济,下一个万亿新蓝海?”OpenTalk直播分享活动,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倍飞智航创始人/董事长张曙光,白鲸航线董事长/CEO胡震东,卓翼智能董事长任雪峰共3位嘉宾,他们就eVTOL技术创新、低空产业供应链、无人机应急应用、无人航空货运等多个要素展开了探讨,并与观众进行了现场Q&A互动。

对于处在政策与市场关注焦点的低空经济,三位嘉宾分别有怎样的见解?所谓的“万亿市场”,将由低空产业链上的哪些环节主导?在低空经济领域,他们将分享哪些一手的行业洞察与技术、产品的实战经验?以下是本场直播的干货总结,欢迎阅读、分享与收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倍飞智航创始人/董事长 张曙光:立足国内配套发展eVTOL

张曙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倍飞智航创始人兼董事长;北航“航空器适航技术”专业建立责任教授,教育部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August-Wilhelm Scheer客座教授,兼任中国航空学会飞行力学专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电动航空器分会副主任委员、总干事;无人机适航管理政策和技术标准制定专家组成员,作为主要人员起草中国民航局《正常类飞机适航规定》电动飞机补充要求和咨询通告。

分享关键词:供应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倍飞智航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曙光首先指出,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面临高门槛和严格监管,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她提到,自2022年成立以来,倍飞智航见证了行业的迅猛发展,并强调了政府在政策层面对行业发展的积极支持。

市场潜力分析:张教授引用了 Morgan Stanley 的市场预测,提出了低空经济的万亿市场潜力。据国新办数据也指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5000亿,预计2030年将突破2万亿。通过具体数据,她展示了低空经济广大的市场潜力,以及载人eVTOL的市场前景。

技术路径选择:在技术发展方面,张教授分享了倍飞智航选择的技术路径,包括四类技术路线的考量,以及倍飞智航最终选择了第三类——倾转布局技术方案。这一选择反映了公司对性能优势的追求,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克服技术门槛,特别是倾转机构设计和过渡态飞行控制。与组合式旋桨布局相比,倾转布局整体性能上有明显潜在优势。在倾转布局的具体实施上,倍飞智航采取了旋桨与机翼活动部分联动的设计(倾转机翼布局)。这种布局不但节省旋桨(巡航与起降旋桨共用),而且起降时没有机翼对旋桨流动的遮挡,起降效率更高。

成本与商业化:她以长三角地区上海至浙江舟山的航线为例,展示了eVTOL在提升出行效率方面的潜力。与传统高速公路相比,eVTOL预计能将航程时间缩短至40分钟,显著提高跨海交通的效率。在成本方面,张教授指出,虽然早期采用新技术的成本可能较高,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应用,成本将逐渐降低。倍飞智航的这一成本效益分析,为eVTOL的商业化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供应链与合作伙伴:张教授详细介绍了倍飞智航的供应链策略,强调与国内供应商的合作。公司将供应商分为六大类,包括电机、电池、旋桨等关键部件,并强调了航电和飞控系统的关键性。作为初创企业,倍飞智航选择与供应商在技术验证和适航审定阶段紧密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发展,并在未来以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安全标准与未来展望:在安全方面,张教授引用了欧洲航空安全局的标准,提出eVTOL密集运行在城市上空的安全水平要求,并强调了循序渐进、分阶段发展的重要性。她提出,高性能、高安全和低成本是eVTOL未来发展的关键。

张教授的分享提供了低空经济和eVTOL技术的全面视角,从市场潜力到技术发展,再到安全标准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展现了行业发展的全貌。

白鲸航线董事长/CEO胡震东:为客户提供高效、低成本的无人航空货运解决方案

胡震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研究员职称。曾任中国商飞北研中心科技部与系统工程部部长,强度部部长,强度专业总师;曾任中国商飞C939项目和工程管理办公室(PEMO)主任,CR929前期论证机身方案论证负责人,担任多项国家民机科研项目负责人。此前,他还担任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技术专家,并拥有14项飞机研制相关发明专利。

分享关键词: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 #无人机应急应用先行者

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雪峰在分享中详细介绍了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业务布局和技术创新。卓翼智能成立于2015年,核心团队拥有北航背景和超过十年的行业经验。在长期发展中,卓翼智能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聚焦智能无人装备系统和产学研用生态的建构,并持续挖掘更多无人机场景化需求。

业务与创新标签:任雪峰强调,卓翼智能在无人机领域拥有三个显著标签:国内首个系留无人机军用定型型号研制者、系留无人机高空灭火系统开拓者(系统获得工信部重大专项),以及低空经济领域产学研用标杆的打造者。

系留无人机技术与应用:任雪峰重点介绍了系留无人机技术,这种无人机通过绳索与地面连接,能够长时间悬停在空中。这一技术突破使得无人机能够获得持续的电源和通讯支持,显著提升了作业时间和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经过十年的发展,卓翼智能系留无人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可达500米,载荷能力达100公斤,续航时间超过24小时,广泛应用于军事和特种领域。在军方的实际应用中,系留无人机解决了续航短和抗风能力不足的问题,展现了在复杂环境下的卓越飞行性能。公司核心技术包括高精度定位、高抗风稳定性、精确飞行控制和异常保护措施,以及在卫星导航和电磁兼容条件下的导航能力。

无人机高层灭火及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卓翼智能提出系留无人机高空灭火解决方案,方案集成大载荷系留无人机平台、无人机专用高效灭火装置和专用消防运输车辆。当综合消防保障车抵达火场后,TS-X12型系留无人机可在5分钟内实现快速升空,随后地面人员可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测温实时监控火情,并通过其挂载的光电吊舱、消防水带和专用喷射装置,实现高空持续精准灭火,有效填补在百米以上高空灭火应急救援的空白。该方案具备:长时间不间断作业、高度集成快速部署、军规级安全可靠、精准打击、高效灭火等优势,并已在多次实战演练中得到验证。同时,公司还针对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开发了无人机解决方案,包括森林消防、夜间照明支持、应急通讯和物资投送等。在灾后通讯保障方面,无人机展现出快速部署和高效运作的能力。

飞思实验室——“产学研用”生态闭环:任雪峰还分享了卓翼智能的飞思实验室。目前,飞思实验室已与全国3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为其提供智能无人系统的开发工具,针对智能无人系统的研发、设计、仿真以及测试等环节,提供飞行控制、视觉导航、集群协同、智能博弈技术的一体化设计及开发平台。

最后,任雪峰指出卓翼智能未来将在军用领域投入更多技术与资源,把在军用产品中形成的核心技术逐步应用到民用和行业中去,同时继续壮大飞思实验室在无人机科研生态和教育生态的布局,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产业链各环节中发挥高效协同作用。

在直播间,三位嘉宾还就在线观众的问题进行了一对一的精彩解答,并在活动社群中与观众就相关话题展开了持续的技术交流和业务探讨。以上是本期OpenTalk的精华总结。更多干货细节,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视频回顾。

7月24日,OpenTalk将继续举办低空经济专家分享活动,详细嘉宾信息和活动安排将在OpenTalk交流群优先发布,敬请关注。如果您有专业交流及合作需求,欢迎在活动群中随时发起讨论。

OpenTalk

“OpenTalk”是创变者俱乐部旗下的线上直播交流活动。围绕社群成员关注的科技和创投领域前沿话题,定期组织社群Talker分享交流,定期整理干货内容分享投喂社群成员,最终回归社群。在这里,不同的观点将正面交锋,各自的探索能直接碰撞,彼此的实践将迸发更多合作。

扫码加入创投社群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