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探索 » 正文

中国登月服外观首次亮相!航天员陈冬:有机会一定要去月球看看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刘敏 90说科技 时间:2024-09-28 22:40:09

在上世纪60-70年代,人类实现了载人登月,在过去50多年时间内,人类没有再次踏上月球表面。而在最近这几年,包括美国、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规划自己的探月计划,包括无人探月任务以及载人登月任务。

虽然美国曾经实现了阿波罗载人登月,但是在21世纪美国重返月球却困难重重,不管是即将实施的阿尔忒弥斯载人重返月球,还是探测器探月,都面临巨大的困难。相比之下,我国的探月计划则是稳步推进中。

此前,我们的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都已经完成去月球取样返回地球,从技术层面来看,我们其实已经掌握了载人登月的很多关键技术,例如如何从月球表面起飞、如何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如何从月球轨道高速返回地球,如何确保航天器在以接近11.2公里每秒的速度重返地球时不会出问题等。按理来说,我们现在距离载人登月其实就缺一枚更加强大的运载火箭、载人飞船而已。

事实上,我们也确实正在不断攻克载人登月相关的技术难题,此前我们已经官宣要在2030年之前就实现中国人首次载人登月,将航天员送上月球,还要让登月航天员在月球表面驾驶月球车开展工作。在完成这一系列月球表面任务后,还可以采集样本带回地球。

登月服外观首次亮相

想要载人登月,需要掌握很多先进的技术,除了火箭、飞船、着陆器、月球车外,登月服也非常重要。可以说,如果没有登月服,航天员就没法在月球上面活动。因为月球的环境不像地球那样,月球没有大气层,也没有磁场,太阳直射的情况下温度高达一两百摄氏度。在这样的环境下,航天员根本就没法直接在月球上面生存,需要穿着专门研制的登月服。

登月服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服装,有点类似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穿的舱外航天服那样,需要能够为登月航天员创造一个恒温恒压的环境,还需要能够抵御强烈的宇宙辐射,以及抵御一些小颗粒的撞击等。

所以,登月服本质上就是把载人飞船的各种生命保障系统集成到了服装上,从技术层面的角度来看,这也足以说明登月服的重要性相当高,研制的难度也相当大。当然,这也难不倒我们的科学家,毕竟我们的舱外航天服早就已经研制成功,在中国空间站上也已经多次使用。

在2020年,我国就已经启动了登月服的研制工作,也已经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在9月28日,我国不仅面向社会发布登月服征名活动,还首次公开中国登月服外观。登月服外观设计灵感借鉴了很多中国元素。

登月服和空间站上使用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不同。在空间站上使用的舱外航天服是处于漂浮的状态,而登月服则需要在月球表面行走、作业。所以登月服体现出来一个刚毅的质感,和我们的服装有机融合在一起。现在登月服的名字征集活动已经启动,将在2024年10月31日24时截止,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参加这次的征名活动。

中国或将在月球种菜建Wi-Fi

和几十年前的载人登月不同,现在我们载人登月不再是简简单单蜻蜓点水那样在月球上面溜达溜达就回来了,我们接下来会在月球上面建立月球科研站、月球基地,甚至还会在月球上面开发资源。

在嫦娥六号任务取得成功后,我国新的探月计划很快也会开始实施了。按照计划,在2026年,我们将会发射嫦娥七号探测器、在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探测器,随后在2035年前后建成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其中,嫦娥八号任务会考虑通讯能力,到时候在月球上就会有无线网,还有能源,至于能不能在月球上面种菜,现在科学家们还在研究,嫦娥八号任务中可能会有这方面的科学研究。

一定要去月球看看

随着我国载人登月计划的稳步推进,各种技术也不断被攻克,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我国首位登陆月球的航天员会是哪一位!对于航天员来说,相信踏上月球表面,这是他们的梦想,也是他们奋斗的目标。

此前航天员刘洋就曾经表示,在结束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返回地球后,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未来不仅要再次去中国空间站,还希望能够去月球。航天员王亚平、费俊龙、陈冬等人也曾经提到了这样的梦想。航天员陈冬在《开讲啦》节目中曾经提到了载人登月的一些细节,也提到了他的梦想,那就是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月球上看看。

当然,虽然很多航天员都有这样的梦想,但是登上月球的机会其实很小。一方面,首次载人登月任务中,只有2名航天员会踏上月球表面。另一方面,那就是现在距离载人登月还有好几年时间,而首次载人登月任务充满了挑战,对航天员的各种要求也会相当高,例如年纪大的航天员基本上是不会参与载人登月任务的了。

现在我们已经有4批航天员,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现役航天员已经执行过或者已经具备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能力、条件,第四批航天员在参加训练后也会陆陆续续开始参加飞行任务。

而在第三批、第四批航天员的选拔中,我们就已经考虑到了兼顾空间站飞行任务以及载人登月任务的要求。所以,未来首次载人登月任务中,很可能由第三批、第四批或者后续继续选拔的航天员去完成。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