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政策频出,为何落地执行成“老大难”?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吴婷 ITBEAR科技资讯 时间:2024-10-13 08:26:12

近期,为提振市场信心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正加大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以助力经济持续回升,特别关注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的困境,加大帮扶力度,优化营商环境。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宣布了多项金融支持政策,涵盖中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优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利率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变动,以及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

尽管政策频出,意在为本土企业提供支持,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政策落地的实际效果并未如预期。不少企业主和民众反映,他们对政策的扶持感受有限。新政策虽提振了市场信心,但在具体操作层面,执行遇到了诸多障碍。

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上表示,监管部门将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协调机制,并在区县层面设立专门工作小组,以进一步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此举旨在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压力,特别是将续贷政策扩展至中型企业,续贷期限暂定为三年。同时,信用良好、依法合规的企业在贷款办理续期时,将不再因续贷单独下调风险分类。

然而,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已成为经济复苏的一大瓶颈。许多民企不仅难以获得新融资,还面临信贷收紧、存量贷款被抽贷或追加抵押的困境。融资环境的恶化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进而引发信用问题,形成融资和经营上的恶性循环。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个体企业,还通过经济传导效应影响更大范围的市场,导致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严重冲击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愈发关注如何将中央政策真正落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经济进一步陷入恶性循环。这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关乎整个经济复苏的成败。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