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平顶山市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平顶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56.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4.35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78.62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693.87亿元,同比增长2.0%。
一、工业企稳回升,制造业复苏回暖
全市聚焦建强产业链群,不断夯实发展载体,深入实施“一转带三化”,工业生产持续回升。1-6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比一季度提高7.4个百分点。6月当月增长10.4%。
制造业复苏回暖。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贡献突出,采矿业同比增长2.9%,贡献率为64.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制造业复苏回暖,制造业同比增长1.2%,较1-5月提高1.7个百分点;电热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速保持稳定,同比增长5.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0.4个百分点。主导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全市主导产业同比增长11.4%,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7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分别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1、0.5个百分点。传统支柱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全市传统支柱产业同比增长5.3%,其中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保持高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2.4%、19.7%。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全市重点监测的19种产品,有11种保持增长,增长面为57.9%,其中帘子布、化学纤维分别同比增长7.1%、6.3%。
二、投资稳步增长,工业投资拉动有力
全市坚持“项目为王”,持续开展“三个一批”,大力抓项目、增动能,投资明显回升。1-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比一季度提高28.4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拉动有力。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5%,比一季度提升1.6个百分点,投资比重占全部投资的49%,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0.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2.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7.2%。民间投资回升明显。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3%,比一季度提升32.8个百分点,今年首次增速转正。民间投资占全市全部投资比重的50.6%,比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部分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284.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148.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2.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提升2.2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三、消费市场明显改善,商品零售增势良好
全市多措并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在各项促消费政策显效发力、假期效应、商家促销等因素叠加推动下,市场消费潜能不断释放,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
乡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上半年,乡村市场快于城镇市场。全市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5.4%,全市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6%。商品零售增势良好。分类值看,全市纳入统计的23类商品中,有16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增长面为69.6%。从重点消费领域看,基本生活类商品稳定增长,限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0.8%、20.3%和19.7%。升级类消费需求回升。限额以上单位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59.2%、25.5%;限额以上单位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2.3%、12.9%。
四、服务业平稳恢复,现代服务业带动支撑
全市进一步深挖发展潜力、弥补缺口,多角度激发市场需求活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7.7%,金融业增长6.4%。从企业层面看,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8%,降幅较1-4月收窄3.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7%,增幅较1-4月扩大43.1个百分点。从行业层面看,在10个行业门类中,7个实现正增长,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22.6%、22.2%、13.7%。
责编:李文玉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