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们连个像样的国旗都没有,怎么和我们大日本帝国相提并论!”
1876年,日朝双方签订《江华条约》时,
日本代表大放厥词,让朝鲜众多代表面面相觑。

短短几天的时间,他们就国旗问题已经遭到了日本代表数次嘲讽挑衅。
从那个时候开始,朝鲜就萌生了设计国旗的想法
,直到最终朝鲜国旗横空出世,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艰辛。

甚至朝鲜在“走投无路”之际还将希望寄托在我国身上,开口向我国“借旗”,
不出意外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
看到趾高气昂的日本代表,
身后悬挂着独具特色的“日之丸”国旗
,朝鲜代表内心十分沮丧,同样都是东亚国家,凭啥日本会早早地设计出国旗呢?
看似别具特色的日之丸国旗,
它的横空出世和日本军国主义的萌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太阳旗成为日本国家国旗的历史,大概能够追溯到十六世纪末期。
然而当德川幕府丧失了政治权力后,明治天皇政府成立,
之前和太阳女神密切相关的太阳旗
,开始了与军国主义之间的故事。

明治政府的做法十分极端,他们为了稳定人心,首先就从形式上着手,
不仅将太阳旗定为日本商船必须悬挂的旗帜,
甚至还成为了日本海陆空三军的军旗。
他如此大张旗鼓地进行全盘西化,不过是为了向西方国家交付投名状,
来赶上“发展的列车”罢了。

太阳旗在军国主义的渲染下,完成了由商船标志到物理标志的转变。
这一转变也印证了日本由商业国家到法西斯军国主义的转变。
即便二战爆发前夕,日本军国主义者始终认为日本“军国一体”的体制,
将会把日本推向亚洲巅峰乃至世界巅峰。

想象确实十分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
二战之后,太阳旗和军国主义一同在日本民众眼前玩起了消失。

不论是国际上的谴责,还是美国驻军不断施加的压力,
都让日本民众的生活变得极度压抑。
他们只能将内心的愤懑发泄在
军国主义以及太阳旗上。

直至今日,在日本内部爱好和平的人士眼中,太阳旗仍旧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大污点。
围绕国旗和国歌的讨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仍旧没有终止。

归结原因,倒不是太阳旗到底有多么不堪,
而是日本内部右翼势力仍以太阳旗为幌子,
暗自发展军国主义极端力量。

2
相比于日本太阳旗的快速普及以及二战结束之后的争论不休,朝鲜的国旗则走上了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
它的横空出世反而经历了各种曲折和艰辛。

语接上文,当日朝双方代表在谈判桌上商讨相关事宜时,日本代表的飞扬跋扈和朝鲜代表的沉默不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降维打击的对话其实并不仅仅建立在悬殊的差距上
,更多的则是朝鲜代表在思想观念上的极度落后。

当时的日本敏锐地觉察到了世界的变局,于是果断舍弃了心心念念的“老一套”,
紧跟西方国家的脚步走上了发展的快速路。
但此时的朝鲜却仍极度依赖清政府。

他们还不知道的是,清政府的权威不过是最后一块遮羞布,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
,清政府的统治早就变得摇摇欲坠。
“确实得考虑考虑设计国旗的事情了!”
当朝鲜高层听到代表此番话后,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有很多代表被日本“先进的理念”深深吸引,与其憋憋屈屈做一辈子井底之蛙,倒不如拼尽全力跳出去看一看,
趁这个时候摆脱清政府的束缚,设计一面属于朝鲜的国旗。

但也有人提出了担忧,凭借朝鲜的实力,完全没有可能同日军抗衡,
如今的朝鲜似乎到了亡国灭种的地步。

在这种敏感时刻不想着如何取得清政府的支援,反而偷偷设计国旗。
此事一旦被清政府知道后,肯定认为朝鲜产生二心
,到时候别说帮助朝鲜反击日本,甚至还可能给朝鲜一点教训。

当时朝鲜外交大臣黄遵宪保守起见,选择将清朝的黄龙旗作为本国国旗。
一来满足了朝鲜人民对国旗的期盼,二来也不会引起清政府的不满,
可还没来得及使用,又发生了变故。

在接到朝鲜当权者的奏折后,清政府感到啼笑皆非,
直接严词拒绝了朝鲜的想法,清政府虽然面临内忧外患,
但统治者仍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计划赶不上变化,朝鲜这边还没商量出个结果,清政府和日本的态度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3
此时英法列强在我国横行霸道,在清政府统治下整个中国混乱不堪。
驻扎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也露出了凶狠的獠牙,
他们一开始在朝鲜半岛碍于清政府的面子,
并不敢太过放肆。

但如今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颓势暴露无遗,日本也放下了戒备,在朝鲜半岛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战争,
朝鲜人民顿时陷入一片火海。

1882年,沉寂许久的朝鲜人民终于揭竿而起,但奈何双方实力差距过大,最终朝鲜兵败如山倒。
但为了保存最后一丝颜面
,朝鲜的外交大臣决定使用“朝鲜国旗”同日本代表进行最后的外交活动。

收到命令的外交大臣顿时陷入沉思,千百年来,朝鲜可没有设计国旗的经验,如今时间如此紧迫,这可如何是好?
有了前车之鉴,他们自然不会求助清政府,
于是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英国人身上。

外交大臣一行人找到了英国驻朝鲜大使,请求其出面设计朝鲜国旗,英国大使自然知道朝鲜和我国紧密的关联。
于是设计了一面充满中国文化韵味的太极旗,
得到了朝鲜民众的一致认可。
此次朝鲜高层仍旧对清政府心心念念,甚至在国旗上加上了八个大字——“大清国属,高丽国旗”。

可当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清政府再一次在全球各国关注下出现了颓势。
不仅让清政府颜面尽失,还丧失了对朝鲜的掌控,
因此朝鲜国旗上“大清国属”四个字也被消除。

时间来到1897年,朝鲜取得独立,可仅仅过了十多年,朝鲜便完全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完全割据朝鲜和我国之间的联系,
将朝鲜国旗上仅剩下的四个字——“高丽国旗”移除开来。

当二战结束后,本以为朝鲜半岛能够实现统一,
但不成想美军却在仁川登陆,一度将北朝鲜军队驱逐至鸭绿江边。

我们深谙唇亡齿寒的道理,果断出击,志愿军大军快过鸭绿江,最终联合北朝鲜军队扭转战局,
赢下了最终的胜利,可朝鲜半岛却从此一分为二。

结语
如今韩国所使用的太极旗,便是19世纪流传下来的朝鲜国旗。
其实摆脱日本殖民侵略后的一段时间里,
北朝鲜确实使用过一段时间太极旗当作国旗。

但随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一面“蓝红色共和国国旗”横空出世,一直沿用至今。
整段故事可谓一波三折,从太极旗到蓝红色共和国国旗,
是朝鲜一百多年发展的缩影,
更是朝鲜人民内心深处的寄托。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