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不少朋友经历过冷战,体会到那个时代世界两大阵营间剑拔弩张的敌对关系,但战争究竟离我们有多近,美苏两国已经畸形发展到什么程度,恐怕很多人就不甚了解了。在那段岁月中,任何一个小小的局部冲突都很可能引爆一场世界大战,尤其是苏联,鼎盛时期的苏联经济实力并不逊色美国太多,而军事又强得可怕,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都在苏联的阴影下颤栗。
不过,这种敌对状态会催生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同时也会催生很多新事物的出现。在比较久以前的一篇文章中,笔者为大家介绍了一部分苏联“变态”的发明,如核能灯塔、雌鹞飞行器等,苏联人发明的很多东西放到今天也并不落后,甚至都能算作是“黑科技”。然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追求极致的苏联人,实际上拥有更可怕的发明。
1961年8月,欧洲发生了一系列反常的自然灾难。芬兰人感受到了数股强烈的震感,周边国家均发生了大小不同的地震。然而,这些灾难的来源并不神秘,它们全都来源于苏联的一次军事实验。当时,苏联在车里雅宾斯克-70市制造了两枚超级炸弹,威力相当于5000万吨TNT,该炸弹在爆炸时,全部能量在39秒内释放,其功率达到了太阳的1.4%。
有了如此可怕的王牌,赫鲁晓夫甚至直接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当面质问西方国家代表:“你们也不看看,现在谁才是老大!”
在该型炸弹试爆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直径长达4.6千米的大火球,爆炸后的蕈状云宽达将近40公里,高达60公里,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的7倍多。爆炸后产生的热风,可以让170公里外的人受到三级灼伤,220公里外的人如果直视爆炸的闪光,会造成眼睛的灼伤,甚至会造成白内障和失明。
因为该炸弹无与伦比的威力,西方国家惊恐地将其称为“沙皇炸弹”,苏联人也骄傲地接受了。仅一颗沙皇炸弹爆炸(还是高空试爆),数百公里内的建筑物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连美国都侦测到了里氏5级左右的地震。爆炸的电磁脉冲足足造成了1个小时的无线电通讯空窗期,爆炸引发的大气扰动环绕地球3次。最为可怕的是,整个亚欧大陆都因此向南推移了9毫米。
追求极致的苏联人在手握沙皇炸弹后得意极了,将其视为一个非常耀眼的政治筹码。而美国方面则不甘落后,想到一个更荒谬的炫耀手段。虽然苏联的“沙皇炸弹”采用高空试爆,但提起高空试爆,美国才是真正的行家。早在1958年,美国军方就在“阿尔戈斯计划”中,将一枚X-17A导弹在大西洋上空161公里的高度引爆。
X-17A导弹的威力跟“沙皇炸弹”没得比,威力也就相当于1700吨TNT,甚至连“沙皇”的万分之一都不到,但爆炸产生的效果仍让美国人为之陶醉。从此以后,美国人可谓是爱上了高空引爆炸弹,随后不久,美军又接连进行了两次类似的操作。随着炸弹威力的不断增强,美军实验的破坏性也在增大。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次实验中,爆炸造成了高频无线电与雷达通讯中断,爆点数百公里内的不少动物视网膜受到伤害。
然而,美国并不为此感到愧疚,因为当时在夏威夷海平面上那一道震撼的光晕,就让数以万计的美国人感到痴迷,感到“很自豪”。直到苏联的“沙皇”爆炸后,美国人才意识到自己又落后了。加上不久后美英苏三国在莫斯科达成了不再在大气层内搞核爆试验的协议,美国人便遗憾地少了一种消费。不过,狡猾的美国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漏洞:大气层内不让搞,大气层外搞一下没人管得着。为此,有人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计划——用核弹轰月球。
后来,有不少人指出,美军频繁进行核试验,尤其钟爱高空核爆这种实验方式,并不单纯为了研发威力更大的武器;比起拥有一颗威力强大的炸弹,美国人更加喜欢炸弹爆炸时炫目的视觉效果带来的心理上的满足感与虚荣感——换句话说,美国人干脆把核武器当成了烟花。
没错,美国人计划用核武器轰炸月球,仅仅为了看一个漂亮的光晕。这样荒谬的提议居然很快得到了多方支持,军方的专家们甚至还为此制定了详尽的计划。最初,为了追求视觉效果更加醒目,美军决定用一枚大核弹。不过,当时的航天技术很难将那样一个大家伙送入太空,于是改为用一颗“小男孩”那样的小型原子弹代替。
当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疯了,参与过该计划的科学家瑞菲尔表达了强烈的反对,他反对的理由也非常耐人寻味:费瑞尔坚信计划可行,他害怕美军实行该计划后,会对月球造成极大伤害,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很快,美国制定了一个“A119”计划:把一枚原子弹当成一个大烟花,让全世界都知道美国的军力不逊于苏联。
不过,与苏联不同的是,正当美军跃跃欲试时,一大批专家突然开始浇冷水。首先,有科学家提出月球的尘埃可能会影响视觉效果;另外,有人认为即使成功引爆,地球上的人根本也看不到。想要追求更佳的视觉效果,只能在月球背面尝试。最后,美国高层犹豫了一番,还是放弃了这个疯狂的计划。
如今,世界上仍存在着一枚沙皇炸弹,向人们诉说着冷战时期两国为争风头所走的极端有多可怕,而美国恰恰相反:A119计划在被遗弃后就立刻被列为绝密封存,大量相关报告和实验数据被仓促销毁。
有阴谋论者声称美国军方在这个计划中发现了一些不得了的秘密,但实际上这很可能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妄想而已;美国人仅仅是为了看一个大烟花便制定了一个疯狂的计划;而借口这个计划最终带来的视觉效果不佳,便把投入甚多的计划仓促终止,这样的做法未免也太“任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