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天府老街:冰火两重天的火锅市场(二)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江紫萱 天府老街巷子 时间:2025-01-06 18:29:22

行业大佬,为啥都进入“规模越大、赚钱能力越差”的怪圈?

一方面是后疫情时期增大不确定性的环境,承压亦是共性的。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餐饮市场分析及2022年市场前景预测显示,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46895亿元,与上年相比由负转为正增长18.6%,两年平均下降0.5%,尚未恢复至疫情之前的2019年水平。

但事实不止于此。更深层原因或在于企业自身,毕竟效率的下行在疫情之前已现端倪。2018年~2020年,海底捞的净利率则分别为9.72%、8.84%和1.08%,呷哺呷哺的净利率分别为9.76%、4.82%和0.21%。

两大巨头有些激进的跑马圈地,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成长“负效应”

具体看,店面越来越多,成本水涨船高,而终端市场的营业额增幅却无法完全覆盖增长的这部分成本。且当同区域内店铺密集,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客流,加大同品牌门店之间的内耗。边际效应递减、运营效益降低。

更重要的,是扩张对底层逻辑造成的冲击。餐饮行业重服务、重体验、重运营,品牌力之外,支撑起产品与服务的是实操的管理能力。当扩店步幅太大,无疑管理半径增大,即便是坚持直营的海底捞也无法保证管理层面的悉心到位、容易在内控环节出现问题,直接影响食客的就餐体验。

强竞争的火锅领域,消费者并不一味迷信品牌,产品品质与用户口碑才是王道。造成消费者们“用脚投票”,归根结底正是体验问题。很多昔日头部正面临着品牌老化、菜品同质化、品牌影响力下降等困局。体验而言,扩张粗放之下,海底捞的包间监控争议、毛肚缩水事件、牛肉粒变素等负面层出不穷;呷哺呷哺在扩店之中缺少必要的食品创新,失去了小火锅一人食的“性价比”杀手锏,自然也从网红跌落变成“路人甲”。

硬伤本就严重,在后疫情时代不确定性的加速影响下,海底捞、呷哺呷哺的规模效应便就此“失灵”。

天府老街

麻、辣、鲜、香,特色菜品--具有市场竞争力,抓住年轻一代消费者口味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菜品“秘制蒜香鸡肉”让消费者流连忘返,品质超高且价格亲民,从调料到菜品,总部精选上等食材,保证食品的安全与卫生同时,做到价格亲民吸引消费者。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