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综合医院院长向“”直言:消费医疗领域水太深,下水后发现根本不会游泳。
作者|周鑫
来源|(ID:vistamed)
挑大梁的严肃医疗专科业务量持续下降,甚至断崖式下降,怎么办?一些医院管理者的第一反应就是进军以前不太看得上的消费医疗。
但消费医疗真的能够成为严肃医疗业务滑坡的救命稻草吗?一位综合医院院长向“”直言:很多消费医疗领域水太深,下水后根本不会游泳。
其以口腔科为例,找好的口腔科医生根本找不到,给客户种植牙频繁造成客户投诉,而且不知道怎么搞市场运营,一两年下来,不算设备投入,仅仅科室运营都亏钱。
令其迷惑的是,当地一家连锁口腔诊所的业务量却很好,自己的医院体量大很多倍,却无能为力。
一位全科门诊连锁负责人也向“”坦言,从事面向社区民众的全科医疗十几年,运营的很好,但门诊增加了口腔和医美后却很不尽人意,同样面临缺医生、不盈利的状况。
一家三甲民营医院院长向“”坦言,医美根本不知道怎么搞,既没有好医生,也不懂运营,只知道市场很大,需求很多,但科室就是发展不起来,和当地的专科医美机构相差甚远。
并不无酸感地感叹:“只能说,我们这些严肃医疗出身的管理者,搞不好他们那一套。”
但至于是哪一套,也说不上来。
一位国企医院改制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院长则向“”表示,医院年门诊量近百万、营收数亿元,但口腔、眼科、医美均运营状况不佳,后来通过引入具有连锁专科运营管理经验的医生集团后,业绩大为改观,不仅轻松实现盈利,大家实现了共赢,而且还为医院带来了更多人流量和粘性,促进了其他科室的发展。
上述多家综合性机构均为民营医院,公立医怎么样呢?一位三甲公立医院负责人向“”表示,医院以前眼科一直发展不起来,后引入了上海一家眼科医生集团后,业务逐渐变好,技术和运营问题都解决了。
但该负责人也透露了一个尴尬的现实,就是原本合作眼科医生集团派驻的全职骨干眼科医生,如今被当地刚开业的品牌连锁眼科医院给挖走当院长了,直接导致医院眼科大幅下滑,目前还在期待合作医生集团再派驻一位骨干医生。
据介绍,2024年以来,推出了中国品牌医生集团合作服务平台,为医疗机构持续引入品牌专科医生集团,与医院共建品牌专科。
创始人、上海医交会秘书长郭惊涛表示,致力于赋能医疗机构品牌专科的建设和发展,品牌专科的打造,痛点就在于缺专家和运营,未来随着公立、私立医院加速建设,优秀的专科人才会越来越卷,运营人才亦是如此。
而这样的专科医生和运营人才正在团队化,就是医生集团。
因此,通过引入具有运营管理能力的品牌医生集团,就成为了很多医院发展品牌专科的必由之路,专科应该交给专业的团队去经营,很难闭门造车。
此外,还将持续举办品牌医疗运营管理的游学考察,组织医院管理者走进北京上海等地优秀的品牌专科机构学习交流,并探讨深度合作的机会。
“运营人才和医疗人才是双核心,一个都不能少。”郭惊涛透露,未来还将组织优秀的运营管理专家走进区域医院,为医院市场运营和品牌建设把脉赋能。
8月17-18日,由举办的“2024·高品质医疗游学考察”将走进上海多家品牌机构,参访团将深入考察多家在高品质医疗领域具有标杆地位的医疗机构,包括知名高端医院、口腔诊所和眼科中心等。通过现场参观和互动交流,了解这些机构在运营模式、管理体系和服务流程上的创新实践。
报名咨询
电话咨询:18049914523(微信同步)
微信咨询:朱老师
电话咨询:13671711945(微信同步)
微信咨询:胡老师
现在报名享更多优惠,详情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更多项目考察欢迎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