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财经】然而,超市行业并未停止创新与探索的步伐,通过拓展增设场景并与消费者加深链接,它们正尝试与消费者产生全新互动,以吸引消费者重新回到线下,在业绩增长中创造更多可能性。
夜间经济成为消费领域的新增长点,北京商超企业也开始迎头赶上。最近,北京商报记者连续走访发现,北京的商超在下午至晚间推出了"夜"消费活动。举例来说,它们会推出定时打折商品、自助餐等,吸引年轻人前来购物。同时,夜间销售也成为超市门店业绩的支撑,尤其是外卖订单数量大幅增加。
近年来,在新型体验式消费和即时零售等新业态的推动下,本地消费供给的种类和质量不断提高,既更好地满足了市民的夜间消费需求,又促进了超市等本地实体经济的繁荣。
"休息日傍晚,每天会有四五十位顾客到店体验嗨吃嘉年华的自助餐,这也直接拉动了晚间时段到店客流增长。"物美超市惠新店总经理张传涛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发现,自入夏以来,物美超市在北京市内门店轮流举办嗨吃嘉年华活动,但此次活动的开始时间从白天改为晚上。据介绍,该门店的嗨吃嘉年华活动将一直持续到8月底。嗨吃嘉年华自助餐的开放时间为17点30分至20点30分,分为两场,提供数十种食品供顾客品尝,包括榴莲、小龙虾、寿司、甜品、果汁饮料、冰激凌和啤酒等。
在晚上8点30分,物美超市惠新店仍有顾客前来购买商品,并向店内顾客咨询参与自助餐的方式。
物美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该嗨吃嘉年华活动将扩展至华北、华东等地区,全国80家门店参与其中。嗨吃嘉年华夜场活动还将组织品牌商品特卖集市、时令果蔬特卖集市、游戏互动/表白打卡以及新用户注册好礼发放等多个活动。
堂食也为门店带来了相当数量的客流。华冠超市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夜间消费方面,超市内举办夜场打折促销活动,餐饮和零售业务均参与其中。
此外,晚间的折扣活动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提到,公司强调不卖隔夜肉,晚上6点后,猪肉的价格会根据销售情况进行打折销售。
北京商报记者访问的一些超市发现,晚上客流量较大,部分超市出现了结账排队的情况。张传涛表示,晚上6点以后是门店的销售小高峰,特别是在工作日,到店顾客和线上订单都会达到高峰。
一位超市收银员表示,晚上7点以后,店内的顾客逐渐增多,这也是一天中最繁忙的时段,许多市民把超市当作夜间休闲的好去处,既可以满足口腹之欲,又能购买实惠的商品,进而带动了超市的销量。
华冠超市相关负责人透露,自夏季以来,晚上6点以后,门店的客流量和销售额都有所增长,预计销售额将增长约15%。即时配送订单也在晚间达到高峰,其中餐饮外卖订单增长最多。
值得关注的是,社交和体验类活动更吸引消费者。商场内的啤酒花园、创意市集、电影院和电玩城等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或家庭客群,也为超市带来了更多的流量。
今年3月以来,实体店中的外卖和外送业务因夜间经济的提振而进一步改善。美团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夜间(18点至次日6点)到店餐饮订单量同比增长了66%。在即时零售、社区电商等新业态的推动下,线上夜间消费同样火热。这为实体超市的外卖业务带来了大量订单,同比增长了48%;而商场外卖订单量则增长了51%。调研数据显示,65.7%的消费者会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夜间消费,包括线上点外卖、观看剧集、刷短视频和玩游戏等夜间线上娱乐活动。线上新业态和居民的夜间消费需求相互促进,为商家带来了增长的业务量。
多种业态的融合促进了增长
对于超市来说,线下门店是最主要的消费入口。随着夜间经济的兴起和新型体验式消费、即时零售等多种业态的融合发展,本地消费供给的种类和质量也不断提升,更好地满足了市民的夜间消费需求,进而促进了本地实体经济的繁荣。
"夜间经济的繁荣能够带来持续的消费需求,促进商业活动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安光勇表示。夜间经济吸引更多人参与消费,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夜间经济应该考虑到区域特色,实现多种业态的融合,促进整体消费的增长。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夜市经济发展的机会在于政策和社会氛围的推动,以及行业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企业构建夜市消费场景,延长消费时间、扩大消费场景并活跃消费氛围,是推动经济复苏和市场回暖的有力举措。
基于这些变化,消费新的"夜"态需要综合加速升级,以适应客群变化和消费潮流、消费心理的变化。创新的消费场景也成为推动新消费和夜间经济的重要依托和手段。例如,购物中心创新夜市场景、老街区恢复传统夜市、文化创意街区增加演艺活动以吸引客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