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昆明高新区召开政企交流座谈会。会上,区党工委、管委会与吴邦医药集团、云南新锐和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家代表,分别围绕生物医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行业,就园区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进行交流座谈,共谋全区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2024年,昆明高新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31.4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648.8亿元、同比增长3.9%,工业增加值增长43%,较上年提高16.8个百分点。2022年到2024年,园区民营企业由0.998万户增长至2.67万户,占全区企业总量由74.38%提高至93.05%,个体工商户由1.04万户增长至1.7万户。其中,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从67户增长至87户,产值从391.9亿元增长至648.8亿元,占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由37.5%增长至66.9%。11家企业上榜云南省非公经济100强,闻泰通讯入围非公企业制造业20强,吴邦集团、云红药业入围非公企业服务业20强,沃森生物、贝泰妮生物、昆电缆集团入围非公企业创新能力20强,南天信息、沃森生物等9户企业入选云南省重点产业领军企业,吴邦制药、中科鑫圆等14户企业荣获云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上榜企业数量和质量领跑开发区板块。
“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民营经济在园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民营经济永远是高新区发展的战略力量,是高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昆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徐毅清在会上表示,针对各位民营企业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昆明高新区将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全力解决。
徐毅清表示,高新区将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始终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竭力为企业发展遮风挡雨、保驾护航,竭力当好企业的“最强后盾”最好伙伴”,竭力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舒心生活,时时处处徜徉在发展的春天里。
办好园区优化营商环境10件“惠企实事”,打造“企业家说了算”的“四季如春”营商好环境。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健全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升级拓展“局长坐诊接诉”,一体推行“坐诊”、“巡诊”、“上门问诊”,察实情、听实话,通过个案研究推动类案化解,切实解决企业诉求,增强市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企业的获得感。持续深化“金融特派员”试点,积极构建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多形式、全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均衡布局东西区政务服务资源,推行多规合一、联合验收等集成服务,推进“拿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高效审批。
常态化开展“一企一策”培育指导服务,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打造创新平台、实施科技项目、开展技术攻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强创新主体、培筑创新平台、培优创新生态,持续建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打造区域特色创新发展增长极。
持续大抓招商引资、大抓项目建设、大抓营商环境,推动各类企业加快落地、蓬勃发展。同时尽力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不断完善人才住房保障和激励,引培更多人才云集高新。
聚力营造更实氛围,切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坦坦荡荡、干干净净与企业家交往,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当好亲清政商关系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当前,高新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高质量发展已成“形”起“势”,为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徐毅清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守创业初心,弘扬企业家精神,勇挑发展重担,深耕高新发展,开拓创新、心系高新、宣传推介高新,彰显担当、履行社会责任,自觉把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富裕与带动共同富裕结合起来,与党工管、委会委一道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推动园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全媒体记者:林霞
编辑:胡楠
审核:赵茜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