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给“全民智驾”降温 工信部:忌夸大宣传

IP属地 北京 编辑:顾青青 车市红点 时间:2025-04-24 22:31:10

最近的新车发布会,“智驾”板块往往都是重头戏,“高阶智驾”、“代客泊车”、“0接管”等词汇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实际上根据智能驾驶分级标准,目前我们所有量产车型都只属于L2等级。因此在现阶段如果过度的宣传智驾功能,难免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有关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

而根据会后流传出的一份会议纪要显示,本次会议要求禁止车企使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等模糊概念的用词,并要求宣传用语需与系统功能边界严格对应‌。

此前,部分车企通过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例如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为“高阶智驾”,导致用户对技术边界认知不清,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而在政策规范之后,势必会倒逼企业重新梳理营销策略,调整产品定位。短期内可能削弱部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但长期将推动行业回归理性竞争。

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车企规范宣传用语之后,将更清晰认知驾驶辅助系统的局限性,也能更准确传达驾驶员需保持监管责任的信息,减少因误解导致的滥用风险‌。

红点观察

对智驾宣传的规范性要求,并非对智能驾驶的否定,而是对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矫正。因为只有系好监管的安全带,智能汽车才能踩下创新的油门。

对车企而言,需在合规框架下平衡技术创新与安全责任;对消费者而言,短期体验让步于长期安全利益,但信息透明化与责任明晰化将构建更健康的消费环境。未来,行业竞争或将围绕“安全可信的智能化”展开新一轮洗牌‌。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全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