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4月23日,以“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沪举办。搜狐汽车·以直播探访的形式,与整车及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50余位海内外企业领导继续展开“王牌对话”,探求当下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趋势、新特点。
邦迪汽车系统亚太区总裁Henri Tsang
出品 丨 搜狐汽车·
作者 丨 胡耀丹
4月23日,汽车热管理与流体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邦迪汽车系统(TI Automotive)携多款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首次亮相2025上海车展。在此前不久的4月15日,TI Fluid Systems与ABC Technologies合并为TI Automotive,合并后公司营收达到54亿美元,业务覆盖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拥有34600名员工,以及超过120个工厂。
全新的邦迪汽车系统产品涉及两大方面,一是原本TI Fluid Systems的产品,即制动及燃油、油箱油泵以及热管理;二是ABC Technologies带来的产品,主要是内外饰等。在电动化时代,制动及燃油、油箱油泵以及热管理等技术、产品发生了极大变化。对这家百年跨国公司而言,实现智能电动化转型无疑是企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之前的燃油车方面的经验积累,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继续为电动化转型服务的。”针对企业转型的情况,邦迪汽车系统首席技术官Johannes Helmich介绍,不论是传统燃油汽车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都需要油箱。针对电动汽车,其也开发了一些相应的产品。
面对转型,邦迪汽车系统亚太区总裁Henri Tsang则认为,邦迪的优势在于不仅仅是做一个汽车零部件,而是做整车的系统工程,拥有足够的灵活性。“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纯电动车,它对热管理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已经积累了上百年的经验了,我们很清楚这些系统的差异,也知道怎么样去灵活适应不同车型的需求。”Henri Tsang说。
邦迪汽车系统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鲍建生表示,从企业经营的角度,邦迪汽车系统秉持长期主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创业精神。不管是在燃油汽车时代,还是电动车时代,这都是邦迪持续取得成功的关键优势所在。
以下是采访速记(有删减):
Q:电动化是新兴趋势,而邦迪在燃油车时代有深厚积淀,燃油车时代的经验在电动化时代的复用度有多少?会不会存在大象难转身的情况?要怎么将过去的优势转化为当下的优势?
Johannes Helmich:针对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知道,不论是传统燃油汽车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都是需要油箱的,所以我们之前的燃油车方面的经验积累,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继续为电动化转型服务的。另一个例子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需要刹车,而刹车需要刹车管路。我们公司在刹车管方面的产品和技术是非常优势的。
还有第三个例子就是,电动汽车对热管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针对电动汽车,我们也开发了一些相应的产品,包括前面提到了电子水泵,我们已经在天津工厂进行投产了。还有就是针对纯电动汽车,我们研发了塑料高压电池外包壳,这也是由我们自主研发并制造的一款产品。
鲍建生:我补充一下,从公司的运营管理角度上,邦迪汽车系统已经存在有一百年了,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始终秉持长期主义的精神,不管是在传统燃油还是电动化时代,一个是长期主义,第二个是工匠精神,因为对于汽车零部件制造来说,它是关于生命安全的,我们力求确保每一个细节的极致和完美。
另外,随着我们进入电动化甚至智能化时代,还有两点是我们始终坚守的,就是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因为如果没有创新,你可能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如果没有创业者的精神,你可能是一艘不懂掉头的航空母舰。所以我想说的就是,长期主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创业精神,不管是在过去燃油汽车时代,还是今天的电动车时代,都是我们持续取得成功的关键优势所在。谢谢!
Henri Tsang: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深度,因为这其实也是现在很多大型零部件供应商面临的一个问题。作为邦迪汽车系统,首先我们不仅仅是做一个汽车零部件,我们是做整车的系统工程,系统是需要随着主机厂的架构进行调整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系统能够灵活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并不仅仅只是调整某个零部件,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纯电动车,它对热管理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已经积累了上百年的经验了,我们很清楚这些系统的差异,也知道怎么样去灵活适应不同车型的需求。
另外从工艺的角度出发,过去我们做油箱用的是吹塑工艺,现在我们把吹塑的工艺沿用到创新的产品上,特别是集成化的产品上,我们把在吹塑领域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沿用到机械化的产品上,比如你现在看到的热管理模块,以及集成式热管理组件(ITMA1.4),都是我们用吹塑工艺做出来的产品,注塑是很难实现这样轻薄、这样复杂的产品的。这是我想补充的两点,谢谢!
Johannes Helmich:是的,我们不仅仅只是提供零部件,我们更希望成为客户的长久的合作伙伴。很多时候,客户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建议,我们会探讨技术的细节、产品的市场前景等等,他们希望能够从我们这里得到相对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我认为这也是我们一个很大的优势所在。
Q:我想请教一下CTO,关于德国和欧美的汽车热管理和我们中国有什么显著区别?邦迪汽车热管理产品在中国推进的过程中有遇到的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Johannes Helmich:从热管理系统的市场角度来看,我们观察到一个很显著的差异是,中国市场对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力度更大,在欧洲,我们可能看到更多的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说在车型上会有差别。
然后针对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市场,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个很显著的特征,中国OEM对高效、轻量化,以及兼具成本效益的热管理系统的需求会更加迫切。所以我们在和中国本地客户合作的时候,我们会根据本地市场的需求开发定制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更加强调轻量化、高效的系统架构,以及更具成本竞争力的方案,利用我们的技术及知识储备,最终我们希望和客户一起,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然后我想补充一点是,我们邦迪汽车系统在中国始终保持和客户的积极互动,致力于共同开发面向下一代电动汽车的技术。尽管会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我们认为整个过程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们可以帮助我们的客户,合作开发面向未来的汽车技术。
第二个问题关于热管理产品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我认为较大的挑战可能是在初期阶段,客户可能对热管理的需求还不是很明确,包括像电池的温度或者是发动机的温度,可能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目标,所以我们需要和客户进行沟通、包括不断地去测试、去模拟现场环境、收集数据再进行反复调试等等,最终我们可以和客户达成一个一致的目标,共同开发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我认为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不同于传统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车目前还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合作是很重要的,包括选择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丰富的知识经验,以及利用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都极具优势的技术竞争力,帮助我们的客户一起去克服电动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加速创新进程。
Q:在纯电动汽车方面,邦迪汽车系统未来有哪些重点规划与突破方向,以适应行业的新趋势?
Johannes Helmich:其实不管是纯电还是燃油车,高效的热管理系统始终都是我们研发的重点方向。刚才在演讲中我们也分享了,包括模块化组件、塑料高压电池包外壳等,都是我们接下来会持续投入研发的重点产品和技术。我们的目标是实现轻量化、高效并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热管理系统。进一步的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公司的新闻。
Henri Tsang:我补充一下,因为我们未来的规划其实也需求结合主机厂的具体需求,目前电动化趋势对主机厂提出的几方面的需求,一是轻量化,二是空间的有效利用,三是成本效益,四是强调安全性,所以我们未来的规划基本是满足这四方面的需求。
Johannes Helmich:刚也和大家大致介绍了一下我们的产品组合,包括油箱、燃油输送管路、自动冷却/清洁,动力系统产品、冷却液产品、制冷剂产品以及制动和燃油管路等等,未来我们也会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在热管理方面的研发力度,更好地服务市场需求。
Q:目前很多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在控制器层面上就采用这种线控制,我们都是电控的系统,比如说是转向或者说制动,他们都是采用的偏线控的一些新的技术。我想问一下以我们的技术储备来说,我们会如何去将这种线控的一种新的趋势结合到我们的产品或者系统当中?
Johannes Helmich:其实我们也有在密切关注市场的一些最新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保持一个相对谨慎的态度,像您提到的线控制动也好,或者说是线控转向也好,其实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新的参与者进来,然后会有一些OEM他们会有这样的一些需求,但是我们也看到其实如果你做线控制动的话,一是它的成本相对会有所提高,这一点是我们需要去进一步考量的,因为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我们还是希望提供具有成本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所以接下来我们可能需要进一步结合市场需求,寻找一个成本和技术的平衡点,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