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扎根大地问计于民:论调查研究的正确路径

IP属地 中国·北京 编辑:朱天宇 陆天然 时间:2025-05-13 21:58:08

善思录:(/文)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问题的解决始终是推动进步的关键动力。面对复杂多样的问题,调查研究成为破题的核心方法。“解决问题要学会调查研究,要问世界问人民,不要问官员和个人”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调查研究的本质与方向。只有将目光投向广阔的世界和人民群众,才能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一、问世界:拓宽视野,汲取多元智慧

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知识宝库,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和智慧。问世界,就是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了解其他国家在社会治理、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的成功实践与失败教训。通过对世界经验的学习和借鉴,我们能够跳出自身局限,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城市治理为例,新加坡在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堪称典范。其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完善的城市绿化以及精细化的垃圾分类管理,都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我国许多城市在进行城市建设和治理时,积极学习新加坡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有效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和竞争力。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泡沫破裂、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问世界让我们能够站在全球的高度,学习先进经验,规避潜在风险,为解决问题提供更丰富的参考。

二、问人民:深入基层,倾听真实声音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问题的直接感知者和承受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倾听他们的真实声音,才能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根源。问人民,意味着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社区街道,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实际需求和面临的困难。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广大扶贫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详细了解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通过与群众的深入交流,他们发现了贫困的深层次原因,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问题,还涉及到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基于这些来自群众的真实反馈,制定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因人施策、因户施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充分证明,只有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中获取第一手资料,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往往能够从自身的生活实践出发,提出许多富有创意和可行性的建议。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的环境整治工作中,村民们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利用废弃砖瓦建设花坛、用秸秆制作手工艺品等环保又经济的办法,不仅改善了农村环境,还带动了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问人民,就是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成为解决问题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为何不宜单纯问官员和个人

官员和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特定的角色和立场,他们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受到自身经历、知识结构和利益诉求等因素的限制。单纯向官员和个人问策,可能会导致信息来源单一,难以全面反映问题的全貌。官员在工作中可能更侧重于政策的执行和宏观层面的考虑,对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具体问题的感知不够深入;而个人的观点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可能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

此外,如果过度依赖官员和个人的意见,容易形成权力主导和个人崇拜的不良风气,抑制不同声音的表达,阻碍创新思维的产生。解决问题需要广泛的参与和多元的视角,只有避免单纯依赖某一群体或个人,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之路,需要我们将视野投向世界,学习先进经验,汲取多元智慧;更需要我们扎根人民,倾听真实声音,激发群众力量。问世界与问人民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科学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而避免单纯问官员和个人,是为了保证调查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问题面前,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

作者简介:

,法学硕士,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现任东华大学数字资产研究院院长、中国自贸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全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智库”首席专家库成员、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保护投资者权益工作委员会(简称:权工委)高级顾问。曾任新华社记者、中国改革报福建记者站站长和国务院研究室(言实)互联网时代方法论课题组组长,著有《互联网时代方法论丛书》十二卷。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