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口通关环节中,海关对报关价格的真实性极为重视。价格申报不当,轻则延误通关,重则触发查验、审价或处罚。因此,如何进行合规的价格申报,成为出口企业绕不开的关键问题。尤其在全球贸易环境变化频繁的背景下,海关对价格波动与敏感商品的审价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出口企业该如何应对海关审价?价格申报规范全解析
一、什么是海关审价?
海关审价是指海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法规,对申报价格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进行核查。若海关怀疑企业低报、虚报价格,可能要求补充资料或重新核定完税价格。
二、出口价格申报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确保合同与发票一致:发票金额、币种、支付方式必须与合同保持完全一致。
避免价格偏离市场行情过大:若价格明显低于同类出口平均值,应准备解释材料,如推广折扣、赠品说明等。
不要随意复制历史价格:不同订单、不同贸易背景下的价格不可一概而论。
填写完整条款:应在报关单中注明贸易术语(如FOB、CIF),并准确说明是否含运费、保险费等。
三、遇到海关质疑价格该怎么办?
及时提交补充资料:包括报价单、合同、银行水单、第三方定价资料、过往成交记录等,证明价格合理性。
避免情绪对抗或隐瞒信息:可通过申报代理协助沟通,提供真实业务背景,取得海关信任。
必要时可申请价格磋商或复议:若认为审价不合理,可依法提出异议申请。
四、趋势观察:出口价格合规正成为重点监管方向
近年来,海关数据联动能力持续增强,可通过大数据比对识别异常申报行为。出口企业需提升价格逻辑透明度、资料可追溯性,构建真实合规的数据链条,方能在激烈的国际贸易中行稳致远。
价格申报从来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越真实越安全”。合规,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底线,也是通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本文由千通国际贸易原创,首发于搜狐号,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