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其他都是手段
一、立足于价值观看幸福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写过一本书,叫《一个马克的礼学》。书里说:幸福是我们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简单来说,每个人看重的东西不一样,有的看重钱,有的看重权力。在具体的价值上,人们是有分歧、有取舍的。但不管选择哪个,最后目的都是为了幸福,所以幸福是终极的。
但是,到底什么是幸福?
人们之所以对幸福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价值观。
二、自然情感的满足
我还特别强调自然情感的满足,也就是爱情、亲情、家庭。这对于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这方面不幸福的话,幸福感便缺失一大块。
1.爱情层面的幸福
两个人长期在一起生活,爱情一定会转变它的形态,由爱情转变为亲情。
一段激情过后,彼此双方相互理解,对对方的命运有刻骨铭心的关心,爱情就转化成了牢不可破的亲情。
这不是没有爱情了,而是爱情的正果,是爱情的升级版,是高质量的爱情。
2. 生命层面的幸福
所有不平凡,终会回归平凡,它的价值,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
3. 精神层面的幸福
人是万物之灵,拥有“知、情、德”等很多精神能力,而幸福更高的层次就是去发展、去享受它。
二、自我的满足
1.做一个会成长的人
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课题,即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永远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最重要的是你会自主安排自己学习。
2. 阅读和写作
古希腊哲学家讲,你最好的朋友是谁?你自己。即一个人要善于和自己交朋友,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更高的自我。
3.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做人的最高的幸福,应该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
以前我们讲道德,总过多地讲那些规范性的、意识形态的东西。但讲道德要讲到根本上,人性是有根据的,比如前面讲的幸福的根据:一个是生命,一个是灵魂(或者是精神)。
最后,对幸福做一个简单的归纳:
第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个养活自己,有自己的事业。这个事业和职业是一致的,就是8小时之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第二,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让他们也感到快乐,这是8小时之外的,家人、亲人、朋友在一起。
第三,做善良高贵的人。
制图 | 高级笔记达人 拾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