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制造芯片是非常复杂,且成本非常高的,比如建设一条5nm的芯片生产线,其成本超过100亿美元,其中仅购买芯片设备,可能就要超过50亿美元。
所以,当全球的芯片企业在造芯时,芯片设备厂商,自然就会赚的盆满钵满,设备会大卖。
数据显示,2024年,因为全球造芯热,所以在这一年,全球的芯片设备销售总规模,高达1171.4亿美元,增长了10%。
而在这1171.4亿美元的总销售额中,中国大陆占比最高,达到了495.5亿美元,占到全球总销量的42%,增长了35%。
这意味着全球的芯片设备企业中, 有42%是卖给中国市场的,之后才是韩国、中国台湾、美国等和国家和地区,但和中国大陆都没法比,第二名的韩国,不到中国市场的一半规模。
不过,虽然中国购买了全球42%的芯片设备,但比较郁闷的是,中国的芯片设备自给率,可能不到15%。
按照机构的数据,2023年时,中国半导体体设备的自给率,约为11.7%,而2024年时,约为13.6%,也就是说,可能有高达86%以上靠进口。
这样一计算,这495.5亿美元的半导体设备中,从国外进口的金额可能高达428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就是3100多亿元。
当然,这个数据未必非常准确,有人说实际自给率可能达到了20%左右,但就算我们的自给率为20%,那么进口的金额也高达2900亿元左右,所以形势还是相当严峻的。
为什么我们要进口这么多的设备呢?原因就是国产的确实还是较为拉垮,特别是在28nm及以下先进工艺上,能够替代的不多,主要替代的是28nm以上的成熟工艺。
如上图所示,这是某机构统计的主要芯片制造设备,国产达到的工艺精度,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只覆盖到45nm,28nm覆盖了一部分,而 14nm阶段,就只有几家了,而到7nm时,就更少了。
所以说,我们与国外设备相比,确实有差距,不得不进口,这也是进口金额高的原因。
大家可以算一算,如果我们的自给率提高至50%,那么一年在芯片设备这一块,就要少进口1000多亿元人民币,所以国产芯片设备企业们,努力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