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皮卡消费趋势研讨沙龙上,关于新能源皮卡的讨论变得前所未有地具体且务实。这一次,不再是对“新势力”的礼貌式关注,而是围绕一个新的焦点——插电混动皮卡,展开了全面剖析和技术路线博弈。而在这个热度中心,雷达皮卡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品牌。
不同于此前纯电为主的新能源叙事,这场沙龙带来的是一个更加复杂和现实的判断:新能源皮卡要想真正走入用户、走入多样场景,插电混动可能是一个更合适的答案。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直言,“插电混动,是对油车的升级,是燃油车的自然退场逻辑。”在他看来,插混能在不依赖外部充电设施的情况下,提供最接近纯电体验的驾驶感受,同时还能规避续航焦虑、补能不便等一系列新能源车常见问题。
吉利雷达作为目前新能源皮卡中少数同时布局纯电和插混的品牌,显然已经预见了这一趋势。雷达CEO凌世权在研讨沙龙中提出,插混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场结构性的产品重塑。他指出:“对于皮卡这种场景驱动型产品来说,没有所谓最好的技术,只有最适合用户需求的技术。”因此,在长江以南,雷达布局纯电;在西北高寒地区和补能不便区域,插混成为雷达的答案。
雷达即将上市的插混皮卡,搭载的是吉利自研雷神电混系统,采用行业领先的3档DHT变速箱,具备纯电行驶能力、高功率电机输出,同时保持出色油耗。官方数据显示,该车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满载百公里加速控制在8.6秒以内。这些性能指标并不是浮夸数据,而是奔着解决“能拉、能省、能用”的核心诉求而来。
插混不是一个新技术,早在乘用车领域已有多年积累,但为什么在皮卡领域今年才开始大规模爆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副秘书长谷国全的解释很直接——因为市场准备好了,消费者也准备好了。他指出:“皮卡用户以往更看重经济性和可靠性,现在则希望兼顾智能化、环保属性和用电便利。插混正好提供了一个更平衡的选项。”
值得关注的是,雷达也不满足于只做“插混产品”。在本次研讨沙龙中,凌世权还强调了“场景定义产品”的战略方向。这意味着,雷达插混皮卡不仅解决行驶问题,更从用户生活、用电、作业等角度切入。例如其标配的大功率外放电接口,不仅能露营做饭,甚至能支持农林作业、电动工具、应急电源等多元场景。
这一思路也获得了用户代表、汽车行业知名媒体人洪琦的共鸣。他回忆起此前野外科考时的窘境,“没有新能源皮卡的时候,只能带两台汽油发电机,吃火锅都不安心。现在只要有插混皮卡,晚上露营电力就不是问题。”
新能源皮卡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风口,它既受制于政策,也受制于用户心智的转变。但从此次沙龙传递出的信息来看,行业已经从“讲趋势”走向“做产品”,雷达走在了前面。而技术选择上的双轨战略,以及对用户痛点的场景化响应,或许正是雷达能够在未来的新能源皮卡市场持续领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