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北京前门大街飘起炸鸡香时,没人想到这间不到10平米的门店会成为中国餐饮业的里程碑。
创始人王大东面对油锅温度不稳定的难题,用一枚曲别针卡住温控阀——这个被同行嘲笑的“土办法”,最终让炸鸡脆度稳定在一个绝佳的程度,也终于让自己的月收入超过了3万元。
所谓商业的成功,不过是把这样的“曲别针”用对地方。
今天,无数创业者焦虑于“寻找风口”、“颠覆行业”、“万亿赛道”,却很少有人能在一件小事上,坚持做出自己的价值。
记得日本7-11创始人铃木敏文有句十分辛辣而深刻的话:“真正的竞争力,就藏在货架的某一层里。”
他在继承家里一间破旧的小商店开始,通过每天观察顾客在店内的行为后,把最畅销饭团摆在儿童触手可及的位置,这一个小小的调整让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店,终于能够赚到当时东京大学毕业生的工资——17.8万日元(约1万元人民币)。
别小看这1万块,它不是你在公司每月雷打不动能拿到的工资,而是你给自己发的工资。
这里面藏着草根企业家和高级打工仔之间本质的区别,也藏着未来7-11成为万亿企业的原点。
所以我经常给想要从大公司里出来创业的朋友说,先不要把你多年的积蓄拿出来给别人发工资,你先做到每月能准时给自己发一万块钱——不是来自工资、股市和职权性收入,而是完全靠自己双手挣出来的,再说开公司、当老板。
01
1998年,柯达工程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但名牌大学毕业的高管们嗤之以鼻:“谁会放弃每年50亿美元的胶卷利润?”
这个决定性的“小事”,最终让柯达这个百年商业帝国在2012年破产重组。
就在同一年,美国爱荷华州新开了一家照相馆,老板吉姆做了三件“小事”。
第一件,他在每张全家福背面打印拍摄当天的天气预报
第二件,为儿童顾客准备最时髦的糖果
第三件,给老年顾客赠送免费上门冲洗打印电子照片的服务
十年后,这家照相馆成为当地的连锁网红店,单日预约量突破2000单。
商业的奇妙就在于:巨头能死于对细节的漠视,普通人却能成于对一些小事的执着。
02
1903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时,在纺锤转速这件“小事”上十分较劲。
他要求女工每天记录纱锭断头次数,并用《九章算术》推导最优车间湿度,同时设计可拆卸木制纺机零件方便农民维修。
这些当时被视为“奇技淫巧”的细节,让大生纱厂利润率达到47%,远超英国同行。
2020年的小米10发布会前夜,雷军亲自测试直播灯光,连换18种色温纸。工作人员很不解的问,雷总,观众更在意处理器参数这些啊?
他却反问:“你知道为什么乔布斯坚持苹果店玻璃接缝不能超过1毫米吗?”
好家伙,雷总那个雷布斯的外号可真不是白叫的。他还真是乔布斯的超级迷弟。
不过,这些小事,却显露出顶尖企业家的一个共通点,就是对解决“小问题”的一种近乎病态的执着。
03
很多客户问我,中小企业究竟如何破局?
我最多告诉他们的答案就是,把“我能做什么”变成“我能解决什么”
能做到这一点,再小的生意也能让你做出一番成绩出来。
据说以前上海弄堂里有个“葱油饼西施”王阿姨,用三个动作就做到了月入20万:
第一个动作,她解决了顾客的怕凉焦虑,为顾客定制了双层牛皮纸袋(外层隔热,内层透气)
第二个动作,她解决了顾客的选择焦虑,只做一个经典款,但却提供各种加料。
第三个动作,她解决了顾客的记忆问题,作为路边小贩,竟然在纸巾和包装袋上印了自己的位置地图和二维码。
别看这么草根的生意,背后却有着商业的本质逻辑:
1、 客户买的不是产品,而是解决方案
2、溢价不来自功能,来自被重视的体验
3、 核心竞争力藏在用户“没想到需要”的细节里
04
我做了这么多年的企业咨询,最警惕的就是客户老板和团队内部存在一种“战略空想症”。
我坚信,怎样提高执行力应该上升为企业经营的哲学。
曾国藩对抗太平军时,要求士兵每天必做四件“小事”:
第一件,挖壕沟深一尺(哪怕只驻一夜)
第二件,检查绑腿是否过膝
第三件,饭后含盐片清洁口腔
第四件,睡前磨刀三分钟
这些看着十分琐碎的要求,让湘军伤病率下降60%,成为清末最强陆军。
当然,这也是早期湘军的非战斗损失率过高,给老曾的教训。
在现代的企业经营中,有更多这样的例子。比如马斯克的“白痴指数”。
据说SpaceX工程师发现,某些航天零件价格竟是原材料成本的50倍。
于是,马斯克立即推行“白痴指数”法则,即任何部件成本超过材料费3倍,必须重新设计。
正是这种对“小浪费”的零容忍,让猎鹰9号发射成本降至同行的五分之一。
05
所有伟大,都是细节的纪念碑。
1932年,洛克菲勒家族建造洛克菲勒中心时,坚持在广场地砖刻上建筑工人的名字。
90多年后,游客们仍会蹲下身寻找那些模糊的字迹。
即使洛克菲勒家族的吝啬和压榨很出名,但是历史的记忆却没有那么突出这一点。
除了他们家族愿意为最好的广告公司和公关公司的形象宣传服务付费之外,更多的是因为他们能创造各种精明的产业剥削方法,并做到极致,并不是源自一种天生的恶意和人性的贪婪,而是在每个细节上,都完全遵循一种商业法则,也就是很多小事上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
当你俯身做好每一件小事,时代自会抬头仰望你的名字。
记得十年前,我帮一家濒临倒闭的茶企做咨询,建议他们在每盒茶叶放张“湿度检测卡”。
如今这家企业年销9亿。老板说他最感谢的不是我的品牌策略,而是那张成本0.3元的小卡片。
你看,商业的历史从不在乎谁的计划书和战略方案做得更华丽、更专业、更宏大,只记住谁能把小事做到极致。
夜深了,今天就写这么多吧。
PS:这周因为太忙,直到周末大半夜才有时间更新文章,但我会坚持回答读者朋友们在后台提出的一些问题,当然是和企业经营和品牌营销有关的问题,八卦那些我就不回复了。欢迎大家和我互动,一切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