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拓股份”)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港股IPO上市。
笔者注意到,科拓股份港股IPO前夕,股东厦门速铭突然转让公司的股权,且转让的价格疑似不公允,颇有让利嫌疑,同时对于厦门速铭获取科拓股份股权时的情形,公司的申报稿更惊现低级错误。科技含量方面,科拓股份主要是通过利用物联网、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来运营公司,但公司却高度重营销,每年至少有2成的收入用于营销。
股权转让令人费解,申报稿更是惊现低级错误
科拓股份的历史可追溯至2006年6月,公司由孙龙喜、黄金练与柯兴于中国成立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孙龙喜、黄金练已訂立共同控制安排,合计控制科拓股份53.65%的投票权,均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值得关注的是,科拓股份股权变动频繁,部分交易的合理性与信披准确性存疑。招股说明书显示,2025年2月,厦门速铭转让了科拓股份62261股股份,折合每股15.92元/股,而科拓股份于该年4月底提交的申报稿被港交所所受理。
从上表可知,在2025年,仅厦门速铭转让了科拓股份的股权,但是事实似乎并非如此。科拓股份申报稿中的附注显示,2025年1月,建极资本将其持有科拓股份0.2%的股权以41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铧龙电子。也就是说,在上述公司的历史、发展及公司框架中,科拓股份要隐藏建极资本股份转让事件。
此外,对比建极资本持有科拓股份的股权时间,可以看出,上述0.2%科拓股份的股权就是建极资本在2023年5月以3800万元获得。这也意味着,这一进一出,建极资本在1年半左右赚了300万元。
除此之外,在厦门速铭的身上,科拓股份还惊现低级失误。招股说明书显示,科拓股份部分投资者投资公司股权的情况如下:
该表格显示,2025年,厦门速铭向科拓股份增资了643274股股份。而从前文的表格中明显可以看出,2025年,厦门速铭只出售了科拓股份的股权并无增资。笔者进一步查询发现,在科拓股份披露得到历史发展中,2015年,厦门速铭向科拓股份增资了643274股股份。也就是说,上述2025年厦门速铭增资的事件极有可能是科拓股份写错了,将2015年的增资写成了2025年。面对如此严肃的申报稿,科拓股份却出现了如此低级错误,实属不应该。
科技属性有待观察,政府补助对利润影响较大
科拓股份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集数智化解决方案、数智化管理及数智化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停车产业集团,公司主要以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为锚点,深度参与推动城市停车数智化转型。
2022年-2024年(下称“报告期”),科拓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4923万元、73801.5万元、79951.1万元,年内溢利分别为1230.3万元、8703万元、8670.9万元,其中2024年,科拓股份出现了增收降利的现象。
笔者注意到,科拓股份之所以能实现上述的利润也离不开政府补助的相助。报告期内,科拓股份获得政府补助的金额分别为2070万元、1830万元、1340万元,分别占当期年内溢利的168.25%、21.03%、15.45%,这也意味着,科拓股份每年至少有1成的利润是来自政府补助,特别是2022年,若没有2070万元的政府补助,公司极有可能在该年实现亏损。
对此,科拓股份表示,政府补助金的任何减少、取消、退还或其他不利趋势都可能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科拓股份主要运营的领域是智慧停车空间运营,目前公司所服务的停车场数目超过了3.4万个,换言之,依靠着3.4万个停车场,科拓股份实现了IPO。
需要说明的是,智慧停车空间运营是利用物联网、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来满足停车空间运营全流程环节的数值化管理和经营需求,乍一看,科拓股份似乎科技含量较高,但笔者注意到,其实相较于研发,科拓股份似乎更热衷于营销。
报告期内,科拓股份的销售开支分别为13904.3万元、15413.6万元、15950.9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1.4%、20.9%、20%;研发成本分别为4444.8万元、6363.2万元、6523.7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6.8%、5.8%、5.6%。可见,科拓股份每年至少有2成的收入被用于营销,且近三年合计在营销上的投入较研发多了27937.1万元。
另外,科拓股份销售开支的具体明细如下:
可见,员工福利开支是科拓股份主要的销售开支。面对利用物联网、移动支付、云计算、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来实现业务运作的科拓股份,如此大规模的营销投入,其科技属性需进一步观察。(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邓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