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里,美没有标准,不需要被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纪录片《香迹》中,化妆艺术大师毛戈平娓娓道来,向世人阐述自己做香水的初心。
在他的感知中,香是抵达自我之美的一种方式。毛戈平美妆要做的,就是以香为媒,陪伴每个人寻获独特的自我之美。
在当代社会,香水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嗅觉感受,成为情感的具象化表达,是可以收藏的记忆碎片。一款特殊的香氛产品,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瞬间定格为永恒。
近年来,在国际大牌长期主导的中国香水市场,本土品牌也不断崭露头角,希望以东方文化的视角更好地展现东方的味道与意境。始终坚持传承中国文化、不断探寻东方美学当代表达的毛戈平美妆,也是如此。
2025年5月,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午门展厅推出了《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还以郎世宁的花鸟画为灵感,设置了随展的文创空间。
走进文创空间,静水流深,一步一景,毛戈平美妆“闻道东方”香氛系列产品则成为了这场视觉盛宴的嗅觉注脚,与展览形成深度的美学对话。观众在移步换景间,能沉浸式地感受来自东方意境的生活美学。
01. 在全世界寻找中国香气
“有一种说法是,人类能永久保存的记忆是嗅觉。所以我在想,如果有什么能够让美永恒,香或许是其中一种。我希望能陪伴大家,一起创造美的感受与回忆。”
正如毛戈平所言,香是一种无形无色的感官体验,能产生层次丰富的想象。
而在所有香型的分类中,有一种香就叫作“东方香”,这是来自早期西方对神秘东方的想象。换言之,这一所谓的“东方香”,仅是西方人对于中国、对东方的刻板印象,并不能代表全部的、真正的东方美学。
实际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香型的天然审美感受早有体现。毛戈平认为,中国消费者的嗅觉审美是开放的,同时因在意东方文化的意境感受,呈现出含蓄内敛、偏好淡雅的特点。也因此,毛戈平在世界各地寻找更高品质的香气,以期更好地展现来自东方的美好意境。
“我们根植于中国,更了解东方人的嗅觉审美,也希望能在全世界寻找高品质的原料与调香工艺,一起打造更具东方审美的香气。”
因此毛戈平锁定了玫瑰,并选用“玫瑰水精华”为原料。
早前,LMR Naturals的科学家就发现,蒸馏提取后的玫瑰水含有馥郁的气味分子,但2000千克的玫瑰花瓣只能提取出1千克的玫瑰水精华。
毛戈平美妆的“拂晓玫瑰”正是选用天然玫瑰水精华作为核心成分,使得香型更纯粹,玫瑰气息层次更鲜明。此外,“拂晓玫瑰”的木质尾调,也让香味的意蕴更悠长。
某种程度而言,玫瑰可能是连接东西方、链接过去与现在的标志性香型。在更多公开报道中,现代玫瑰其实是中西方的“混血儿”。
18世纪,中国古代月季传到法国,与当地蔷薇杂交培育出现代月季,沿用了“玫瑰”的花名。所以准确来讲,当下人们常见的、具有浪漫色彩的玫瑰,是中国古老月季在欧洲本地化的延续。
也因此,“拂晓玫瑰”可能是毛戈平闻道东方系列香氛的“完美开篇”,这是一种流动的香气定位,能将人们的思绪从东方引向西方,又因厚重的历史,将视野流回东方。
“人在画中游”。
漫步在故宫午门的文创空间,置身于郎世宁——这个来自欧洲宫廷画家笔下的东方意境,从湖面光影的莲湖春色,行至苍松翠柏的小园幽径,一呼一吸间皆是或淡雅或馥郁的香气。这也让人们去思考,究竟什么样的香型能代表东方意境?来自东方的香道又究竟是什么?
02. 造境于心,感受东方气韵
业内普遍认为,东方香道起源于古代中国,随后传至日本等地,并与当地香道融合。
夏商周时期,香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汉唐,佛教传入中国并推动了沉香的使用。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已出现了古代香方《和香方》。时至宋代,文人香事鼎盛。陈敬还专门著有《香谱》以系统记录制香的方法。
而除了制香工艺与调香礼仪,哲思则是东方香道的“魂”,其本质就是通过嗅觉审美实现“精神修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有内涵、有层次的香气表达,将东方的哲思、美学、意境具象化。这也是毛戈平“闻道东方”系列——以香入境的产品理念。
“东方香道,一开始就不只是嗅觉感受,而是内在心境的表达。”
在毛戈平的观点中,穿香是对自我的一种造境,是一种东方审美的体现。
“到今天,你选择什么香水,也体现了你的心境,你认为你是谁,你希望为自己构建一个怎样的意境。”
而在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境界论”中,又提出了“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毛戈平美妆以香气转译王国维的这句话,将造境分为能表达自然的物境、能表达人文的情境,以及能表达哲思的意境。
本次毛戈平美妆推出的“闻道东方”系列香氛共计13款产品,也根据“自然之境”“人文之境”与“哲思之境”分为了三大类。
其中,自然之境可在空寂中见万物,有“空山”“拂晓玫瑰”“静夜鸢尾”“花朝”“豆蔻晨光”五款香型的产品;人文之境可在喧嚣中得自在,有“繁花倾慕”“默夜”“惊鸿”“不让”四款香型的产品;哲思之境则是留白处生万象,有“扶光”“若水”“龙涎焚香”“太和乾坤”四款香型产品。
据介绍,为了能更好表达东方香道的意境,“闻道东方”的花香纯粹、沉静,整体香型淡雅、悠长,更符合中国人对于香气的偏好。且13款香氛产品皆选用木质香型为尾调,也更契合东方的气韵。
那么,又该如何理解这13款香水想要表达的心境与东方意境?
东方美学的精髓,首先根植于自然之境。例如,提起“空山”,人们多会想到绿意盎然的新雨初霁。在王维的诗词中,亦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毛戈平美妆的“空山”香型便以此为灵感,以橙花与柑橘的清冽,交织出千年古木的前调;又以黑醋栗、氧气、绿茶调出绿意流动的中调;后调则用檀香、麝香展现出自由的意境。
由自然至人文,东方文化中也从不乏对女性自我哲思的探讨。北朝民歌中的《木兰诗》,绝对是能穿越千年的、体现东方女性精神的代表。毛戈平美妆的“不让”香型,以花木兰的破界之勇为精神基底,柑橘为前调;木兰、玫瑰、丁香为中调;羊绒木质、麝香为后调,展现“当仁不让、自有锋芒”的理念。
如果说“空山”“不让”,有雨后、木兰作为具象化的底蕴,更抽象的东方意境又应该如何体现?
以“惊鸿”香型为例。曹植在《洛神赋》中,用“翩若惊鸿,宛若游龙”来形容洛水之神的形影,也奠定了东方美学一瞬倾心、稍纵即逝的刹那美学。因此“惊鸿”用橘子、番石榴、生姜调和出乍现流光的前调;用茉莉的清幽、晚香玉与橙花的馥郁,展开影动生香的中调;后又用麝香、柏木、香草组合成神秘的后调。
独特的香型组合,生动地展现了“刹那即永恒”的动态效果。
03. 与故宫文创携手,让东方美学走入日常生活
中国人对香味有独特的钟爱,香道也被赋予了超然物外的诗意想象,也是情感的载体。
李清照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即用“金兽香炉”中袅袅升起的瑞脑香,烘托孤寂中的清雅意趣。苏轼则以禅论香,提出“鼻观参香”的理念,将嗅觉体验升华为悟道的法门。
毛戈平美妆 “闻道东方” 系列香氛作为 “气蕴东方” 的第六季产品,在本次随展的文创空间中,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让参观者感受东方意境下的生活美学,这亦是故宫文创对其在东方美学上的传承与延展的认可。
此外,在闻道东方系列产品中,毛戈平也对香水瓶身有独特设计,灵感来自故宫器物及天圆地方的理念,真正践行“器以载道”。
从文化传承的维度看,在故宫文创与毛戈平美妆的坚持与创新下,一些被历史尘封的文物获得新生,来自东方的高级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截至目前,毛戈平美妆13款闻道东方系列香氛产品,已在线上、线下正式发售,消费者也可以在线下柜台近距离地感受这些产品想要表达的气韵。
美本来是可以超越文化的语言。作为来自中国的美妆品牌,毛戈平美妆也始终期许“让世界看见东方美。”
站在行业的视角,中国香水市场也大有可为。
CBNData发布的《2023香水香氛消费者洞察白皮书》曾预测,中国的香水香氛行业有望在2026年达到5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然而,在更多媒体的报道中,近6年来中国香水市场的渗透率低,相较于美国和欧洲市场高达50%和42%的行业渗透率,中国香水市场的渗透率仅为5%。市场上能够真正代表东方意境、成熟的香型产品为数不多。
本次毛戈平美妆闻道东方系列产品的推出,不仅创造出了属于东方审美及品牌文化的嗅觉身份标识。更深层的变革在于,进一步推动了香水场景化、叙事化的发展。
在推出香水产品后,毛戈平美妆也进一步强化了品牌与东方美学的价值联结,完善了自身赛道。尽管相比美妆产品,香水仍是毛戈平美妆的“新故事”,但通过香水展现东方美学,仍是毛戈平的“旧使命”。从历史长河中找到源流,进而为产品与美学创造新价值,也始终是毛戈平美妆一以贯之的品牌理念。
相信在未来,毛戈平美妆能通过香水产品,讲述更多来自东方的“我们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