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前段时间工信部对自动驾驶技术,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原因就是过去的这几年,智能驾驶领域的营销、宣传等剧烈膨胀,部分车企为了突出自己汽车的卖点,将L2包装成“自动驾驶”,不断的宣称自己的是"无限接近L3"、"零接管"、“车位到车伴”等。
这样的后果是什么,估计大家都懂的,那就是让很多消费者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让车代替驾驶员去开车了,然后不断的事故产生。
当然,这件事情巧就巧在,正好是在小米SU7的交通事故发生之后。
于是一些人纷纷指责小米,指责雷军,称正是小米不负责的宣传,什么每一辆小米汽车,都有车位到车位的自动驾驶技术,最后造成惨烈事故。
然后针对小米SU7,针对小米汽车,针对雷军的吐槽,如潮水般涌来,一些人更是推波助澜,各种针对小米汽车……
针对这些事情,我只想说一句,自动驾驶的红利,大家一起吃,锅难道却要雷军一个人背?
为何我这么说?过去这几年,其实是自动驾驶技术高速发展的几年,各大车企都是押注自动驾驶,再加上之前对这一块的营销、宣传并没有做过多的要求。
所以几乎所有在这一块发力的车企,都是将辅助驾驶,宣传成自动驾驶,没有谁例外,克制一点的可能会强调一下辅助,不克制的,那真的是各种吹牛。
说真的,也因为关于自动驾驶的吹牛,很多搭载了这些功能的车都卖的更好一些,红利行业是真的大家一起吃。
相对而言,小米SU7是去年才上市,吹自动驾驶时,还真不是吹的最狠的那一个,且在这一方面,雷军也从来没有说过让大家放开方向盘,没有说接近L3,更没有说零接管之类的,反而多次直播时称这是辅助驾驶,从营销、宣传上而言,相对于一些友商而言,其实算克制的。
并且小米也从来没有说过,小米的智驾是第一名的,只是说属于第一阶队,这个说法的含水量,大家都懂的。所以买小米的车,真不是冲着它的自动驾驶功能去的,小米算是红利吃的少一些的厂商。
但如今指责主要是指向小米了,小米吸引了几乎全部火力,以前吃这一波红利多的车企相对背的压力和指责会少很多。
而这估计也就是互联网品牌必须要承受的痛吧,当初靠着互联网,小米做大做强,从手机到汽车,都是靠互联网迅速窜红,正面能够得到迅速的放大,而一旦有负面,也同样会借着互联网放大。
这事也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所言,好的要接着,坏的也要接着,就看小米和雷军能不能挺过去,挺过去了将会是一片坦途,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