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有未来吗?正确的回答是没有。
干嘛要把话说得这么绝?因为传统实体店要想活下来,成为永不缩水的“恒产”,不是去骂电商,而是要改变自己,重塑金身,在这种意义上,传统的实体店的确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当然这个结论不影响实体店短期的生命周期,你此生完全可以继续做实体店老板,继续交房租,也能赚钱,但作为一种商业形式,趋势使然,不可抗拒。
问题的提出来自主流媒体发文内容:未来死的不是实体店,是20年不变的经营头脑。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出现了关店潮不要怪电商,实体店的未来是线上线下的结合。主流媒体的这个观点一定正确,但角色不对。
为什么说角色不对?
因为干掉实体店的两大杀器,一是店租,二是电商。实体店确实是在电商的扩表中沉沦的,从实体店老板的角度说,不怪电商又怪谁?我写过一篇相关的文章,谈的是逻辑,但网友谈的却是自身的感受,这就是角色的差异。中国的实体店不都是胖东来,而是千千万万个赖以生活的大妈大爷,又怎么让他们改变“20年不变的经营头脑”,去效仿胖东来?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意味着死亡是新生的代价,宏观文件要做的不仅帮助大妈大爷干掉自己“20年不变的经营头脑”,也要去帮扶,让死亡来得慢一些。
2024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 9.74 亿,占网民总数的 87.9.%,而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 年全国实体店闭店率已达 37%,平均每小时有 28 家店铺熄灭招牌。这就是实体店与电商此消彼长的趋势,正如当年蒸汽机对手工作坊,数字化平台也将替代传统商业模式,实体店的物理存在是“多余”的成本,少数存活下来的实体店会是未来体验经济的奢侈品。
虽然理论上可以改变20年不变的经营头脑,线上销售,线下体验,但AI时代很快会告诉你,门店的体验也是一个多余的体验。
也有很多人以日本为例做反驳,其实日本的潮流也在改变,只是节奏慢一些罢了。日本电商市场预计在 2025 - 2030 年期间以 14.3%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日本消费者正逐渐从传统实体店转向线上购物。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道理,但实体店与电商,谁是朝阳总还是可以分得清,即便实体店发展壮大也不会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体店。
如果你有钱创业,是选择朝阳,还是选择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