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WGDC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在北京圆满落幕。本届大会由中关村科学城指导、中国领先的科技产业服务机构泰伯网主办,议题涵盖商业航天、卫星应用、低空经济、地图与位置服务、智慧出行、文旅VR、地理空间情报等时空智能产业核心领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李德仁担任大会名誉主席。从5月21日下午至22日全天,大会主论坛及多场分论坛及多元活动同期并行,精彩纷呈。
中国电子首席科学家蒋国飞在主旨演讲时表示,时空智能的核心目标是如何从时空维度提取信息价值,支持复杂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智能化分析与决策。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首席数据科学家郑宇现场发表演讲时提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以三大类数据为主,分别是以电子政务表单为代表的结构化数据、以视频、语音和文本为代表的非结构化数据和以地理信息和物联网数据为代表的时空数据。”
TomTom全球销售副总裁、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陈建诚现场发表演讲时表示,从方向盘、打卡点到智慧城市规划,皆由地图驱动。他认为,现在图商更新一张图的速度很快,30毫秒便可以进行地图更新,这也是未来地图行业最重要的发展。
百度地图开放平台总经理严孙荣表示:“只有深度开放,才能共创未来”,百度地图在会上全新发布地图AI开放平台,包括四大能力深度开放和五大场景深度应用。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教授进行了题为《人工智能与世界模型演进及智驾场景应用》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世界模型智能体的本质是“下一个时空状态的预测”。
国家航天局高分专项副总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赵文波在商业航天新十年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过顶图像革命新时代到来,包括高、中、低、极低、低空等维度的传感器,都会带着“大脑”“眼睛”而来。
泰伯网创办人、董事长刘玉璋谈及对“十五五”的展望:商业航天政策法规体系全面完善;耐心资本为商业航天产业托底;可重复火箭技术有望主导发射市场;低轨卫星星座密集部署;航天测控体系全面升级;发射场集群化与高频次发射常态化;卫星互联网应用场景重构与生态闭环;卫星遥感应用生态重构与价值跃迁;载人航天将从单点突破转向体系引领;全球服务将从项目承包转向生态运营。
卫星应用创新论坛中,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兵表示,未来几年,多模态遥感大模型将允许我们用自然语言来描述想要执行的遥感任务,由模型自动组合已有算法、调用合适数据集进行解析。这将极大地降低遥感与GIS技术的使用门槛,实现更加通用、高效的地理分析。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长聘教授杨殿阁发表《智能汽车与车载电子地图》的主题演讲,结合最近两年智能汽车到底需不需要地图、无图智驾等争议进行分享。
泰伯智库合伙人、资深分析师张迪首发《2025智能驾驶地图市场研究报告》,从市场概述、市场分析、创新者研究、趋势展望四个部分深度解析。泰伯研究院预测,预计到2030年,智驾地图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7亿元。
中国民用航空局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秘书长叶虎平指出,空域作为资源有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目前,国外已有低空空域资源货币化交易案例,而国内空域资源经济属性探索刚刚开始。海鸥飞行汽车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颜军表示,低空经济发展的三大核心任务包括抓消费市场、搞基础设施建设、造高可靠低成本的飞行器。
鹏城实验室副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石光明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元宇宙是典型的虚拟世界、数字编码世界。简单来说,学术理解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由虚拟世界仿真现实世界,从而推动现实世界的变化,比原来直接在现实世界做效果会快,中间需要用到智能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等。
WGDC25全球时空智能大会会期两日,是由泰伯网联合全球领先的时空智能科技公司千寻位置、全球领先的位置数据与技术平台、地图和定位技术先驱HERE Technologies和时空AI赛道领军企业维智科技等众多全球知名科技伙伴共同举办,致力于打造全球时空智能产业大会IP。大会期间,多款时空智能领域新品集中首发,包括时空三体套件、各类时空大模型、AI地图、多形态机器人、科幻VR大空间、新一代元宇宙空间计算平台、国防AI平台、新一代数字孪生平台、一体化实景三维解决方案等等。来自TOMTOM,百度地图,东方慧眼,中国四维,航宇微,观微科技,中科星图,易智瑞,国文奇域等知名企业年度新品齐发。
此外,泰伯智库在大会期间重磅发布《2025时空智能产业趋势报告》《2025时空智能技术与应用白皮书》《2025智能驾驶地图市场研究报告》《全球及中国低空经济全景深度研究报告》,并揭晓“Innovation Awards 2025年度创新力榜单”及 涵盖“中国商业航天十大影响力城市”、“中国商业航天十大产业园区”、“中国商业航天十大投资机构” 三大核心内容的“2025商业航天产融协同TOP榜单”,为产业决策者与投资者提供权威参考。
作为全球时空智能领域的盛会,WGDC25通过前沿议题研讨、尖端技术展示与生态合作发展,全面勾勒出AI与时空技术深度融合的未来图景。大会的圆满举办,标志着时空智能产业正迈向跨界协同、技术跃迁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