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智能车 » 正文

大众汽车,找到中国市场反攻节奏!

IP属地 北京 编辑:赵云飞 车市红点 时间:2025-05-24 09:01:48

今年的大众汽车,似乎有些不太一样了。

无论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坚持“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但依旧持续敬畏内燃机技术的途昂Pro、全新揽境等重磅燃油新产品,还是市场不确定性持续的背景下,南北大众针对全系燃油SUV车型推出整车终身质保政策的服务,又或是一个月前的上海车展,大众携手华三家合资车企,一口气发布的三款全新智能网联概念车……

从产品到服务,从燃油到新能源,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冲击以及中国车市后合资时代带来的新挑战,如果说前几年的大众更多还处于摸索和试错的阶段,那么从今年开始,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显然已经找准了反攻的节奏。

换句话说,现如今的大众汽车品牌,已然更加清晰有效地去兑现和落地“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并结合过去40年在华深耕的基础,续写着在中国市场的新故事。

打好基础 拒绝求快

一个月前,大众品牌公布了聚焦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品规划。

按照规划,大众汽车将在未来三年面向各个细分市场推出30款极具竞争力的新车型,其中新能源车型超过20款,涵盖纯电、插混及增程车型。

未来三年,大众将在中国市场构建起一套覆盖主流核心市场的多元化技术路线矩阵,新能源产品密度将真正达到一家大型车企该有的水准。

对比当下很多自主新能源车企而言,这样的布局节奏或许并不算快,但在中国市场新能源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大众深知,要想以“中国速度”推进转型并坚守大众高品质和安全标准,绝不能一味求快。

相比于产品线的丰富,大众现阶段更应该做的是打好地基。

相比于30款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的规划,更能让消费市场对大众品牌重燃信心的是,CMP平台、CEA架构为大众汽车在灵活性、亲民化、成本效率、智能化体验、造车效率等维度塑造的平台及架构竞争力。

据大众方面介绍,CMP平台和CEA架构可实现40%的成本优化,并将研发至上市的速度提高超过30%。这意味着,大众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的铺开,追求的是效率和速度的统一。

这也让我们看到,大众在华开启了战略成果交付期。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继承了大众汽车中国专属设计和科技DNA,同时集合各合资品牌差异化风格的一汽-大众首款基于CMP平台和CEA架构的紧凑级纯电概念轿车ID. AURA,上汽大众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 ERA,大众安徽首款全时互联全尺寸纯电SUV概念车ID. EVO三款重磅概念车,悉数亮相。

对于大众而言,这三款概念车意味着“在中国,为中国”,不再是一句空洞的战略口号,更不是一个阶段性的战略布局,而是大众面向未来,深度参与中国市场技术变革浪潮的具体行动。

这一系列新品规划及代表了大众未来产品方向的三款概念车,标志着这一战略行动的成效已经开始萌芽。

中国市场 势在必行

虽然在很多消费群体的认知中,包括大众在内的传统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较为缓慢,这就好比“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山”,但大家或许不知道的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大众一直以来都没有掉以轻心。

过去一年,大众汽车集团的投资达到峰值,2025年汽车业务的投入预计将占据营业收入的12%-13%。

在中国市场,过去3年,大众汽车集团不仅已经投入了约500亿元,还在合肥建立了大众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即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此外,除了与一汽、上汽等合作伙伴深入合作之外,大众还与地平线、小鹏汽车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这一系列充分的战略投入与布局,也正在为大众带来回报。

当前,“油电同智”已经为南北大众在燃油车下行的背景下带来了增长,今年4月一汽-大众以及上汽大众销量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此外,通过与地平线合作,大众计划将在2025年底前实现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大规模交付,并为L3及更高级别智能驾驶铺设技术基础。

对比自主品牌,这意味着在智能化领域,大众将很快补齐传统合资车企的短板,追平甚至赶超自主头部和造车新势力。2026年,搭载CMP平台和CEA架构的车型将陆续推出。

我们不妨期待,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转型阵痛之后,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和发展也将进入新的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CMP平台和CEA架构联合部署,大众不不仅仅强调本土化的深入,还强调中国市场对全球市场的赋能。大众汽车已明确表示,未来在中国市场率先验证的智能网联、电动化技术,将逐步向东南亚、中亚、中东、南北等新兴市场输出。

这意味着,中国市场不仅将成为大众重要的研发中心、销售中心,还将成为大众在全球市场的创新输出承载。由此可见,对于大众而言,中国市场的故事不仅要继续讲下去,还要比前40年讲得更好、更精彩!

红点观察:

作为一家汽车业务遍布全球的汽车企业,大众的实力不容质疑,大众对于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更不可低估。

目前的大众还在蓄势聚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具体实践,大众时代的辉煌,仍然将在中国市场这片土地上重现。

当然,我们还需要多给大众一些时间。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