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4 16:40:36 作者:
近日,天文学家在太阳系边缘、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区域发现了一颗潜在的矮行星候选天体,编号为 2017 OF201。该天体独特的运行轨迹对“第九行星”假说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项发现由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程思豪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目前,该天体距离地球约 90.5 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约为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即约 1.5 亿公里),相当于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 90 倍。天体直径约为 700 公里,大约是冥王星的三分之一,具备成为矮行星的基本条件。其轨道近日点约为地球轨道的 44.5 倍,远日点则超过地球轨道 1600 倍,绕太阳一周大约需要 2.5 万年。
通过分析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在过去七年中进行的 19 次观测数据,研究团队确认该天体属于跨海王星天体(TNO)。它的存在表明,此前人们认为位于柯伊伯带区域内的某些空间并非完全空无一物。
研究表明,这颗天体可能曾因受到太阳系内巨行星的引力扰动而偏离原有轨道。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凯文内皮尔表示,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发现。他指出,该天体的运行轨迹已经延伸到太阳系边缘地带,可能会受到其他恒星引力的显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2017 OF201 的轨道特征并不支持“第九行星”假说所依据的关键现象 —— 极端跨海王星天体的轨道聚集模式。研究团队成员、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埃里塔斯杨表示,这颗天体的轨道明显偏离了此前观测到的轨道集群趋势。
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如果“第九行星”确实存在,那么类似 2017 OF201 这样的天体将在数亿年内被驱逐出太阳系。程思豪表示,现有观测数据尚不足以彻底解决争议,但他本人仍希望第九行星真实存在,因为这会让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该研究成果已于 5 月 21 日以预印本形式发布在 arXiv 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