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零售 » 正文

海南发布首个数字疗法支付政策

IP属地 北京 编辑:杨凌霄 钛媒体APP 时间:2025-05-27 04:06:00

文 | vb动脉网

国内数字疗法一直苦恼的支付环节,迎来一个大突破!

5月22日,海南省医疗保障局和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海南省医疗保障局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数字疗法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就数字疗法收费做出规定和部署。

这是国内已知首个针对数字疗法的支付政策,对于一直受困于支付环节的国内数字疗法无疑是一个巨大利好。

海南出台首个支付政策,“数字疗法高地”地位进一步巩固

《通知》对数字疗法的作用做出了肯定,明确数字疗法用于治疗、管理或预防疾病能有效推进医疗机构降低人力投入占比,实现医疗机构从重人力投入到重技术投入的转变,提升已有医疗资源的服务能力。

在收费原则上,《通知》则明确表示“对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专业计算机软件的传统诊疗技术提供数字化检查、诊断、治疗等数字疗法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申请与现有价格项目兼容的修订方式解决收费需求,无需申请新增价格项目”。

这将会极大简化数字疗法企业及医院在申请支付时的流程。

《通知》同时也给出了三种数字疗法的计费方式。

第一种为患者自备和使用数字疗法,《通知》规定医疗机构为此类患者“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可按门诊诊查费、一般诊疗费项目计价收费,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第二种则规定了医疗机构通过使用数字疗法产品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情形。这种情况下医疗机构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仅可在相应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基础上申请制定数字疗法的加收项或扩展项,且医疗机构可以暂时对收费标准按照“自主制定、备案执行”的方式处理,收费方式则按元/人.月收费。医保部门将按规定对有关项目内容进行修订,项目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通知》还考虑了第三种规定,鼓励将数字疗法纳入家庭签约医生服务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涉及数字疗法服务的家庭医生服务包的收费方式将由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同海南省医保局另行制定。对已纳入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内容的数字疗法服务包,开展数字疗法产生的费用将通过家庭签约医生服务费解决,不再另行收费。

作为国内首个专门针对数字疗法的支付政策,《通知》意义重大,进一步完善了海南省在数字疗法上的政策配套,巩固了海南省“数字疗法高地”的地位。

达成这一政策并不容易,海南省相关机构做出了多番努力,体现了极大的诚意。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毓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基于人工智能等数智科技的数字疗法是健康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已经在海南等地区实践中显示了对慢性病防控、精神心理疾病防治、康复治疗等方面的革命性效果,如通过数字疗法干预一年后,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提高超20%等。”

“然而,作为前沿科技创新成果,数字疗法一直缺少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等政策支撑,导致很多高效的创新产品无法及时应用到医疗服务链条上。此次数字疗法医疗服务项目和收费政策是在健康领域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力要求的具体举措,是通过改革创新完善与数字疗法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以加快人工智能-数字疗法发展应用为动力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卫生健康体系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探索努力。”他补充说道。

明确收费原则及路径,破解数字疗法行业痛点

在《通知》之前,数字疗法在部分地区已经落地实施,并在实践中被证明具有相应的临床效果。以海南为例,早在2023年就提出引入数字疗法创新应用场景,并在政府惠民项目中引入数字疗法赋能。

根据2024年9月海南省公布的“2+3”健康服务包中的糖尿病数字疗法试点情况,参与试点的保亭县参加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在管人数4909人,空腹血糖达标率提高13.1%;陵水县在管人数10297人,空腹血糖达标率提高14.17%。仅仅几个月的试点就充分验证了数字疗法在糖尿病管理上的巨大作用。

然而,数字疗法在支付端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最为典型的莫过于院内如何对数字疗法收费。没有纳入收费目录,意味着医院无法通过使用数字疗法收费,也就不可能采购或使用相应的数字疗法产品。

基于我国现行的物价审核制度,新增收费编码非常困难。沿用现行收费编码也就成为了一个无奈的选择,但总归“名不正则言不顺”,也存在一定的合规风险。《通知》则明确了这种形式的合法性,免除了行业的后顾之忧。

这种通过“兼容现有项目”的模式可以加速产品进入医疗机构服务目录,加速数字疗法产品商业化落地。

同时,《通知》也针对不同的场景提出了相应的收费路径。对于患者自备和使用数字疗法但需向医疗机构寻求咨询、指导服务的情况按门诊诊查费、一般诊疗费项目计价收费。这是对医疗机构服务的承认,也提升了医疗机构应用数字疗法的意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还赋予医疗机构一定的定价权和灵活性,明确规定对于医疗机构通过使用数字疗法产品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情形可在相应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基础上申请制定数字疗法的加收项或扩展项,收费标准按照“自主制定、备案执行”的方式处理。

此外,《通知》还考虑到了家庭医生的创新场景,为数字疗法的应用拓宽了空间。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从而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尤其对于糖尿病等慢病,家庭医生+数字疗法在临床上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通知》鼓励将数字疗法纳入家庭签约医生服务范围,也为数字疗法创新应用场景提供了支撑。

虽然《通知》明确数字疗法不纳入医保支付,但明确可对数字疗法收费的态度,也将会吸引商保行业展开探索,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近年来,已有部分商业保险开发了数字疗法的相关保险产品。

作为国内首个专门针对数字疗法的支付政策,《通知》有望对数字疗法行业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根据动脉网的了解,数字疗法行业对于《通知》的反应颇为热烈。

重庆市汇人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一直在脂肪肝等肝脏慢病数字疗法上发力,其董事长吴心芬对于《通知》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这项政策堪称行业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式突破:“《通知》不仅破除了产品临床落地的核心壁垒,更通过制度设计为行业规范化发展筑牢根基。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成功打通数字疗法产品进入医疗应用场景的‘最后一公里’,极大推动产品在临床场景中的落地进程,也将为企业后续研发注入了强劲动力。”

她进一步表示,《通知》的出台将具有重要的全国示范价值:“作为行业参与者,我们热烈欢迎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将积极配合医疗机构开展产品对接工作,通过合规定价策略与扎实的循证医学证据赢得市场认可。同时,我们也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快出台定价实施细则、医保衔接政策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配套办法,构建‘政策引导、市场驱动、患者获益’的良性发展生态。随着配套措施的逐步落地,数字疗法有望加速融入主流医疗体系,在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另一方面,数字疗法行业也在与动脉网的交流沟通中提到,《通知》在定价机制构建与实施细则完善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比如政策允许医院自主制定“加收项”收费标准,但未明确具体的标准。此外,患者自主使用的数字疗法产品物价申报路径需进一步明确。根据海南省相关方面的反馈,这些细则也将很快得到完善。

写在最后

作为第一个正式提出全方位推动数字疗法的地区,海南一直在努力持续构建系统性的数字疗法生态,无论是最初的“21条”,后来的《三年计划》,还是如今首开先河的支付政策,都对国内数字疗法行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堪称数字疗法“中国实践”的代表。

《通知》的发布则极大解决了数字疗法面临的最大痛点,也使海南拉开了与其他地区的身位。随着体系建设的完善,也将进一步加速数字疗法的价值释放,并助力海南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这也将夯实海南在数字疗法发展,乃至数字健康经济竞争中的领先身位。更可能成为全国医疗改革的重要试验田,推动中国在数字医疗领域的全球话语权提升。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