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太空领域已成为各国科技竞赛新的角逐地,特别是中美之间的比拼,一直在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尽管中国航天起步相对较晚,但我们的成长速度却是最快的,目前我们已经相继开展探月和探火,同时中国空间站也将在今年全部完成建设。
近日,中国空间站被评为2021年十大科技之一,神舟十二号、十三号的成功发射正在逐渐延长驻留时间,随着空间站的陆续建设,我国正在迎来太空长期驻留的新时代。中国航天取得的辉煌成果,也让身为邻居的印度看在眼里,同时也是急在心里。毕竟在所有领域都喜欢与中国进行对比,如今在航天方面落后太多,显然是印度所不能接受的。
近日,印度太空发展部长辛格就突然表示,经过多次试验,此时印度在太空领域的发展速度正在逐步超过中国,印度将于今年开展首个载人航天计划“加冈扬”,同时还将在2030年完成本国空间站建设,届时印度宇航员将会在太空实现长期停留。
但这些雄心壮志并未得到印度民众的认可,他们表示,去年印度航天并未取得太大进展,而10年后的事更不可信。对此,印度太空研究组织负责人希文就表示,2021年是印度航天的“休整年”,期间印度一直在为太空活动研发和更新各种新技术,所以未进行太多发射任务,希望2022年的“加冈扬”计划将会让世界看到印度航天的巨大进步。
同时他还透露,印度政府将载人航天计划作为建造空间站的前提条件,所以极其重视,目前总体设计接近完成,各项系统已步入测试状态,宇航员候选人也已经确定,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完成2次无人飞行任务。如果2023年能够顺利升空,印度将成为全球第四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大国。
虽然印度航天的抱负很有远大,但外界却并不买账,因为印度航天虽然在过去取得不少好成绩,比如一箭104星,刷新了全球航天发射历史记录。但同时因为好高骛远,印度航天也有过诸如“月船2号”探测器在月球坠毁等黑暗时刻。
如今印度虽然即将进行载人航天发射,但至今并未获得成功,而且即使2023年发射取得成功,印度也不过是在载人航天这块迈出一小步而已。后续进行太空站建设需要更多时间,在技术要求上也更高。如我国从第一次载人航天到空间站完成组建,中间相隔19年。印度想在7年时间里完成空间站建设,无异于痴人说梦。
而对于外界的质疑,印度国防专家蒂库就再度搬出了“中国能行,那印度也能行”的逻辑。还称历史规律可以证明一切,印度在航天领域的发展速度并不比中国慢,而且已经处于即将赶超的状态。
例如1974年,印度完成首次核试验,比中国晚了10年;而2008年探月任务的完成仅落后中国1年,如今中国空间站即将建成,那么按照这个发展规律,印度也将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空间站。
很多人都说,中国航天的步子应该迈得更大一些,我们之所以花费这么多年,主要因为走得太谨慎,但事实却是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远。我们费尽心力建造空间站并不是为了和他国在航天领域展开竞赛。所以我们应按照自己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发展步伐向前稳步迈进,走向星辰大海。